[摘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新发指出,很多国家都已经在自己的空白领域引用中国标准,这大大提高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 吴志新阐述标准化的重要性 [腾讯汽车(微博)原创报道 毕然]2014年9月5日-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与天津技术开发区共同举办的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此次论坛以“深化改革与汽车强国战略”为年度主题,主要讨论中国汽车产业改革与政策取向、车企改革实践与规划、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等问题。 对任何产业来说,标准是其市场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标准先行”才会使市场能够得以稳定发展。据悉,针对新能源汽车,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颁布的全产业链标准已经有75项。这些标准在过去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示范、产业化及市场规范工作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未来,还有77项修订中的标准正在研究之中。 “标准化是研发规范市场,引领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套基础措施。截至目前,我们正式发布的标准已有75项,基本上已经可以支撑我们现阶段电动汽车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工作。”当提及制定标准的意义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如此表示。 吴志新告诉腾讯汽车,目前已经制定的75项标准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通用的基础性标准,整车标准,包括关键零部件、电池、电机、驱动系统、电控等等的标准,也包括了充电站、充电基础设施,包括充电插头插座以及通信协议这样的标准,我们国家都是按照这样的标准在进行的。” 此外,在电动汽车产品准入的管理中,也引用了22项工信部发布的电动汽车标准。很多标准也会作为制定补贴政策、激励政策的依据,例如减税的依据等。“尽管现在还不能说完全很完美,但是它已经能够适应我们现在的发展。”吴志新如是说。 制定标准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为其设定了一个“准入”的门坎,而它的高度也值得相关人士斟酌。在吴志新看来,“这个标准不是要让所有的企业都不合格,也不是要让所有企业都合格。首先要保证使用者的基本的安全。同时又要能够引领技术进步,促进创新技术,改善工艺,加强管理。” 当下,在标准的制定上,我国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国外汽车生产标准多先由企业制定,后上升到行业标准,而我国恰恰相反。因此,中国的标准与国际上的标准相比之下显得更加细致和严格。 吴志新举例说,“比如在电池的安全性标准上,我国要求非常严,在国际上现在通常是只做电池包的这块的一些安全的实验,而我们国家考虑到从电池的生产、运输、储运、储存,包括在车上的使用及全生命周期后的的回收再利用,中间会涉及到从电池单体到电池模块、电池包的一系列的这样的标准,安全性更具保障 。” 据吴志新介绍,尽管我国的电动汽车标准起步时间和国际上其他国家差不多,但是在几个部位领导的相关推进下,发展已逼近或超越国际水平。“有很多标准我们都走到了国际的前面,这些标准也在世界上起到了一些引领的作用。”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