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7日电 “你们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也可以成为国家和人民的英雄。”为帮助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增强使命担当、规划大学生活,在9月3日至6日新生入学教育周期间,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邀请华东师大紫江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许纪霖教授,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飞行部A320机长何超等学者大咖、业界精英走进“开学第一课”,为700余名00后大一新生进行讲座报告。
坚持梦想,砥砺奋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
何超机长以《坚持梦想,砥砺奋进》为主题,讲述了自己曾在飞行任务中果断处置险情、成功挽救两架飞机四百多名旅客生命的经历,生动展示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成长过程,并勉励同学们怀揣追求卓越、勇担使命的初心。
本次报告是“新起点•新视野——第四届大夏书院生涯训练营”的首场报告。通过机长的职业素养、特殊的飞行经历、航空人的使命担当等三个部分,何超机长向同学们展示了航空人的专业追求和匠心精神。 安全飞行14200小时、起降近5000架次、飞行里程相当于绕地球248圈……数字背后,是何超机长严格枯燥的专业训练和不断超越的自我要求。在2016年10月11日11时54分,何超及其机组成员驾驶A320客机搭载147名乘客正准备执行起飞任务,与此同时,另一架A330客机也搭载着266名旅客正在穿越36L跑道准备停靠航站楼。在两架飞机就要呈“T”字型相撞的千钧一发之际,何超机长果断决策、接过操纵、紧急起飞,从A330客机上方掠过,成功避免了两机相撞所带来重大人员伤亡的可能性。“在最为紧急的3秒时间里,根本来不及紧张和害怕。当时飞机的速度已经达到185公里/时,处于高速阶段但仍未达到起飞速度,只能将剩余四分之一的马力全部加上拉起飞机。”两架客机交汇时,垂直最短距离仅19米,翼尖距13米。由于成功处置“10•11”险情,何超机长荣获中国民航总局一等功、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不仅是这一次“10•11”的冲上云霄,在每一次的飞行任务中,何超机长始终将航空安全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中,何超机长还讲述了虹桥机场紧急迫降、利比亚撤侨任务、多米尼克灾害救援、黎巴嫩战区换防等四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航空故事,重新定义了航空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英雄不需要史诗故事来成就”,报告最后,何超机长希望同学们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个人的发展融入祖国的建设,爱国爱党、爱家爱岗,力争成为自己的英雄。
理想主义,青春信仰——“用信仰书写青春”
9月4日晚,华东师大紫江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许纪霖教授以《梦想与小目标——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想主义》为主题,从价值理性、信仰、专业精神、业余精神等四个方面重新定义了理想主义的内涵。本场讲座也是大夏书院讲坛(大学与社会系列)第二十二讲。 讲座中,许纪霖教授以马云、王健林为例,提出“梦想是否等于目标,二者之间如何取舍”的问题,认为人生除了不断实现一系列明确具体的小目标外,还应当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比鲁迅家国天下的大时代与郭敬明精致利己主义的小时代,阐释大梦想与小目标的区别;通过分析理想主义的青春精神与五四运动的青春精神,建议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青春精神;通过保尔•柯察金与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比较,阐明传统理想主义基于梦想可以“战胜一切”,而理想主义如果仅限于个人的人生目标则会陷入虚无。 在当前世俗化的背景下,如何保存理想主义的向度解决信仰危机,许纪霖教授通过四个定义讲解了“理想主义如何可能”。首先,理想主义是一种价值理性。许纪霖教授指出,理性可以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注重行动动机和过程,而工具理性注重行动结果。许纪霖教授建议同学们要注重生活中知识文化的积累和自我内涵的提高,不要简单地将“有用”原则衡量一切事物,让工具理性成为主导。其次,理想主义是一种信仰。许纪霖教授着重提出了“志业精神”,一种新的理想主义精神,即每个人都应当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做到完美极致,作为安身立命的志业,而不是仅仅将其看成养家糊口的饭碗。第三,理想主义是一种专业精神。人对利益的追求可分为内在利益、外在利益两类。不同于可被替代的(包括权利、财富、知识等元素)外在利益,内在利益是不能被替代的、具有内在价值的内心渴望。只有内在利益,才能真正成就一个人事业的成功。第四,理想主义是一种业余精神。许纪霖教授建议同学们不要泯灭自己内心的渴望,听从内心的声音,努力成就自己的人生。
千禧一代,使命接力——“将初心与使命化为实际行动”
9月6日晚,大一新生还观看了大夏书院原创校史剧《伯群校长》展演,感受了先辈筚路蓝缕的开创精神和坚持初心的顽强意志,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对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感。 原创校史剧《伯群校长》由大夏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生动再现了王伯群校长对青年学生的保护、对坚持办学的执着、对大夏大学的情怀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同时也是大夏书院第二课堂中“博雅大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大夏书院新生入学教育以“爱国荣校”为主题,围绕第二课堂“博雅大夏”“智慧大夏”“健康大夏”的理念,通过校史教育、价值教育、生涯教育、安全教育、规则教育、健康教育等,激发起00后大学新生对于“吾国”“吾校”“吾辈”的思考。 大夏书院自2017年成立至今,每年都会在新学入学教育周期间开设新生第一课,帮助新生迈好大学校园的第一步。在2018级新生入学教育期间,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曾以奋斗为主题,从自己高考、大学、工作等不同的人生阶段,分享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同学们惜时如金、努力奋斗。 据悉,本次新生入学教育也是大夏书院第二课堂的新生课程。大夏书院聚焦学生的第二课堂和养成教育,侧重学生在价值引领、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配合专业院系第一课堂的延伸,共同致力于提升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为期一周的必修、选修课程,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国情世情和校史院史,合理开展生涯规划,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努力成长为敢于担当的栋梁之材。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