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暴力    郭建德

“三合”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17

■关注中小学思政课堂②

移动互联时代,思政课教学面临新挑战,也迎来新机遇。如果能以合适方式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当下儿童的话语方式和时尚现代的呈现手段,吸引孩子的眼球,触动孩子的心灵,就能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引领作用。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探索出“三合三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活了起来。

执教教师利用“之江汇”平台建设互动课堂,巧妙插入背景知识、选择题、抢答题、微课、慕课视频等课堂互动和课后复习内容,课程结束后能查阅每个学生对每个问题、作业、微视频、测验等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课堂互动过程的动态数据。这是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场景。

    通过整合,开展有趣的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通过设计真实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心理驱动下利用网络技术从不同资源中查找、评价、收集信息,研究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案。教师借助道德与法治课,做好整合文章,和其他学科整合、和德育活动整合、和绘本阅读整合、和班队会活动整合,用“有趣的学习”作为思政课程建构的主线,与学生学习生活全方位对接。

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在公共场合》这一单元时,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只能说一说应该怎样做,现在有了计算机的帮助,教师就可以收集、整合孩子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素材,拍摄成视频,并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在公共场合活动中的感受,回味其间的快乐,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令人温暖的小事,并通过“喜羊羊排队参赛”以及各种贴近孩子生活的小视频生动地展现各种排队的好处。熟悉的视频和故事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公共场合排队好!”“公共场合小声说话好!”

教师还利用“鼠标拖动”功能,轻松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调音师的情境。课上,学生利用鼠标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学校、电影院、图书馆、医院、博物馆、交警指挥交通、遇险呼救等不同场景下,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音量,设置不同的标志牌,并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强化“公共场所要讲文明,懂礼貌,走路要轻一点儿,说话要小声点儿”这一教学目标。学生在反复的尝试中,通过自我努力一步步实现、完成了调音师的学习任务,得到大家认可时,学生既可以体会到井然有序的公共环境给人带来观感上的愉悦,又可以感受到获得成功以后心灵上的喜悦。

    通过结合,培养有用的学生

在思政教育中,教师要努力找到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育目标、组织线索、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点,坚持德育与儿童生活深度结合,回归生活常态,将做人、做事、爱国、爱党、爱家乡等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遵循安全、责任、规则、尊重、合作等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时,二年级的孩子对于身边的水、空气、纸张并不陌生,但因为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往往忽视对这些资源的珍惜和节约。学习本单元时,教师将教学与学校的“绿色环保月”“绿色环保周”等活动内容相结合,和生活区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相结合,使教材内容真正实现校本化和班本化。又如教学《小水滴的诉说》时,对于生活在缺水、干旱地区的学生来说,感受水的宝贵是容易的,但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孩子,不大体会得到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教学时,教师将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上,让学生了解自来水复杂的生产过程,还设置“调查我家的水费单”这一活动,向学生讲解为什么要实行阶梯水价。这一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从家庭日常生活情境入手感受到水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懂得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通过融合,形成有痕的生态

学校、家庭、社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合作伙伴。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应该融合儿童生活资源,进行协同教育。如教学《我们不乱扔》一课时,教师立足课本,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告诉孩子们在保持环境整洁时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借助微课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怎样将垃圾分类,并开展有趣的垃圾分类小游戏,在小组合作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也让他们轻松懂得了书中的道理。

教学《小水滴的诉说》时,教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我遭遇了不幸”。当垃圾车往河里倾倒垃圾时,假设学生就在现场:你看到小水滴遭遇不幸后该怎样保护小水滴不被污染呢?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拿起法律的武器,用法律来制裁破坏水资源的违法行为。这样,通过巧妙的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法治可以保护小水滴,法治才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法律法规,将相关的法律条文呈现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使法律条文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从而有机地渗透法治教育。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社区以及其他关联方的良性互动,是形成一个学校德育共同体的基础和前提。学校通过开展好“家校共同体发展委员会”“好老师进社区”“邻家孩子”“周末公益课”“家长志愿者”等工作,构建紧密联系的家校良性互动平台,让学校真正成为教育孩子、服务社区、连接社会的共同学习中心,形成教育生态场,让思政学习有痕而有恒。(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15日第9版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采集侠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