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网络伦理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论坛上发布《新媒体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父母对新媒体的功能认知偏消极,而子女对新媒体的认知偏积极;家长的介入分积极性介入、消极性介入和共同使用三种,父母在子女新媒体使用过程中,限制性介入方式最多,共同使用方式最少。 通俗地讲,就是父母用手机电脑不比子女少,还可能更多;家长越是限制和干预子女使用新媒体,起的效果就越差;很多时候父母需要子女帮助使用新媒体,越是能接受孩子帮助的父母,越会在孩子使用新媒体时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被称作“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对网络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一代”。面对鱼龙混杂的新媒体网络环境,迫切需要家长们从“疏还是堵”这个问题直接跳到“如何疏导”上来,引导青少年提高对媒介的辨别鉴赏能力,构筑健康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营造亲子共享新媒体的良好氛围。 作为家长,首先要克服谈“媒”色变的恐惧心理,自觉地更新教育理念。家长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只有家长具有较高的解读、辨析媒介信息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指导孩子正确地吸收媒介知识。不少家长担心新媒体使用带来的风险,将孩子自制能力差、学习不好都归咎于接触媒介,其实,智能手机使用对青少年发展既有可能产生危害,也有潜在益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手机方式得当,可能会让个人觉得更幸福,也会让青少年的理解和共情能力更强,线上交流有可能让青少年觉得比线下的交流更令人满意和有意义。 要通过提升家长自身新媒体素养,打通家校共育新通道。作为家长,既要不断地学习和完善媒介素养的系统知识,以信息理解能力、预防网络诈骗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教育为重点;又要尊重孩子的上网权,注重对子女信息质疑能力和信息发布能力的培养,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交流,科学、合理地规划上网,引导孩子有效地使用网络,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通过高质量的陪伴,及时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的网瘾隐患,增强抵御互联网不良影响的能力。还应鼓励子女发表新构想、形成自己的立场,不必屈从权威的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帮助孩子解释有歧义的信息和排除干扰性的信息,鼓励孩子对媒介信息进行解读和批判,寓媒介素养教育于娱乐中。 青少年阶段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家长还要引导孩子拓展新媒体信息渠道,防止陷入“信息茧房”中。父母要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孩子多接触报刊等传统印制媒介,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视力,也不仅是为了养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专注力,更是为了培养孩子和纸墨书香的亲近感。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多让孩子走出户外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让孩子感受到媒体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15日第2版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