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连云区职业学校概况。我区的职业学校只有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一所。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6年,位于新兴、奋进的连云港市东部城区,坐落于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临港产业区,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具有大、中专资质的公办学校,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江苏省四星级、高水平示范性中专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点,江苏省苏北地区唯一一家具有航海教育资质、面向全国招生的正规船员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机构。学校占地247.8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65亿元。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不断优化的办学资源,密集的临港产业及区内数以千计的高新制造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办学依托和学生优质就业资源。学校以“和融求真、厚德精技”为校训,以“以德立身、以技立业”为校风,以“仁爱善教、传道授能”为教风,以“知书达礼、砺学笃行”为学风,以“服务地方、促进就业、严谨治学、优质发展”为宗旨,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办学方向,积极对接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办学结构,建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市内一流、苏北领先,以中职教育为主,中高职衔接为辅,兼顾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的多层次、综合性的职业学校。我区的学校完善了章程与制度,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果显著,按照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一带一路”先行区建设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各专业均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了职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规划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响应区委、区政府“教育强区”战略,坚持“事业、产业、企业”三业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连云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1.2我区职业学校在籍学生1658人。毕业生获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率达100%;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对口就业率达到80%,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8%。我区去年招生746,今年招生376人。对口就业率比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 1.3教师队伍。我区职业教育有专任教师18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4人,占34.2%;中级以上职称教师163人,占87.2%;专业课教师119人,占63.6%;“双师型”比例83.2% ;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99人,占83.2%;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66人,占55.5%。硕士学位(包括在读)教师人数达到36人,占教师总数的18.9%;引进行业、企业专家22人担任兼职教师。 1.4设施设备。我区包括实习实训室建设、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生均纸质图书数量、电子图书存储量、文体活动场馆建设等,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实验、实训生均仪器设备值二产类专业21112.20元,三产类专业16019.02元。学校设有机电、航海、制药、旅游、商贸等五个大类专业,机电专业为省品牌专业、省课改实验点,港口机械专业为省特色专业,机电和计算机专业为省示范专业,物流专业为市品牌专业。设施设备去年为2553万元,今年增加至3703.64万元。 我区职业学校创建了物流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机电省级实训基地,物流省高水平实训基地已获立项。职业学校建有具有先进性、实用性、仿真性的五大实训中心即: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港口机械实训中心、航海实训中心、物流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以及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CAD、制冷与空调、公差与技术测量、机电综合实训、维修电工、单片机、PLC、机床电气、物联网、烹饪红案、面点、导游、客房、餐饮、会计模拟、化学、制药等实验室。职业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2.职业学校党建 2.1 我区职业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组织保障作用。领导班子开展中心组学习活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分工负责集体领导,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党委委员每人联系一个党支部,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通过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监察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组织进一步夯实。职业教育学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专题活动,在行业内营造抵制“有偿家教”、倡导“无偿帮教”的良好氛围,组织全体教职工签署《拒绝有偿补课公开承诺书》。组织开展党员固定学习日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狠抓“两个责任”落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职业学校党委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推进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切实做好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开展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行业内各年级、处室所有工作岗位上全面推开。 2.2 建立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强化廉洁从教氛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签订《杜绝有偿补课承诺书》、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演讲比赛。观看警示教育片《被挥霍的信任》,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职业学校把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做到常抓不懈。 2.3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职业学校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建立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党组织建设。严格组织生活,坚持 “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党员民主评议,进一步深化党务公开工作。职业学校五个党支部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活动规范有序。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 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开展群众工作,加强对职业学校工会和团委的领导,积极支持认真指导工会、团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重视和发挥教代会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统战工作。注重党外干部的培养工作,加强与民主党派教师联系,适时组织党外教师参加评议党员等活动,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高度重视职业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党委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学校纪委认真履行监督责任,班子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实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做好党风廉政常态化教育管理,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学习宣传、廉政谈话,签署《党风廉政承诺书》、《自学抵制有偿家教承诺书》,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重要节点会议提醒、短信通知,岗位风险点防控等等。在职业教育行业营造风清气正发展氛围。 2.4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作风建设,提升综合素质、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激励担当作为。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的领导和工作指导。要求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完善部门、系部工作职责。加强工作指导、督促,严格管理,建立严明廉政纪律,认真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教职工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区委全委会精神,把广大党员和教职工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学生加快发展的大局中来。 职业学校党委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锻炼党员干部和教师,多次邀请省、市、区专家来校指导或开办讲座,着力打造懂规律、精业务、有作为的大港团队。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优先安排资金用于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参培率达100%。职业学校党员干部和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党员教师参加省和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3.学生发展 3.1学生素质。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学校的自身发展规律,以“自律自强,自信自立”为德育特色,在行为习惯上加强养成教育,在专业文化上加强技能教育。顺利开展2018年省2016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技能考试、技能抽测,安全有序,参测率高,零差错,专业技能合格率100%、体质测评合格率98%、毕业率100%。开展2016级学生工考,完成520人次的中级工考试。 3.2在校体验。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满意度98%、专业学习满意度99%、实习实训满意度97%、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4%、生活满意度100%、校园安全满意度100%、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7.6%。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开设书法、乒乓球、普通话、电工、跆拳道、剪纸艺术班。开展了叉车,车工等校内实习,实习计划安排整个学年。开展我区首届大专毕业班毕业论文及设计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五年制大专教学。 3.3资助情况。职业教育学校每年严格按照上级相关政策对贫困生全面落实免学费和对贫困生助学金资助。 3.4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80%。为使学生及早融入社会,促进就业,开辟校外实习基地36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与去年相比,学生对就业单位的满意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完成单招高考、注册、3+3报名176人。 3.5职业发展。职业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加强“爱祖国、爱生命、爱生活、爱专业”教育,立足港口,优化专业结构,发挥品牌示范作用。学生学习能力逐步提高,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职业学校鼓励学生创新创业。54名学生通过对口单招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港口机械专业14名学生完成“3+3”转段,升入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习,13级物流大专班韩菲同学通过专转本考入南京晓庄学院物流管理本科学习。涌现了远港物流公司总经理助理左学梅、连云港海水化工有限公司法人王新岩、交通银行支行行长孙健港等。 我区职业学校增进与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与劳作的“双交叉”,通过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加强实验实训、工学结合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职业学校推荐毕业生在本地及苏南知名企业高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为了加强对毕业生的创业就业指导,我区与联合办学学校及相关专家积极合作,将我区职业学校的全体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质量保证 4.1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我区争取市财政补助资金80万元和自筹资金,重点投入:计算机标准化考场建设39.26万元、教学楼围墙维修工程73.6万元、学生宿舍楼水泵房改造项目5.6万元、卫生间防水工程17.32万元、学生宿舍楼装修改造48万元。职业学校将加快智慧校园、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和优质特色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进一步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 4.2我区将继续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行航海试点项目投入。 4.3专业动态调整。职业学校以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结合区域市场调研成果,按照“开设专业普遍合格、骨干专业建成品牌、重点专业创建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积极开展新增专业论证、传统专业改造、专业建设规划制定等调研活动,确保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开展中职“2.5+0.5”、高职“4.5+0.5”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制定了“2.5+0.5”、“4.5+0.5”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并滚动修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建设,积极对接我区规模企业,提高专业建设成效。目前我区职业学校已建成1个新一轮省级品牌专业,1个特色专业,并结合港口需求,又开办了船舶驾驶和轮机管理两个专业,致力于打造港口特色,提高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职业教育建立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对接的原则动态调整专业,积极对接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职业学校积极开展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化职教体系建设,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生物化工(制药方向)3+3试点项目。成功申办航海技术五年制大专、航海特色学院、航海现代学徒制项目。 4.4教育教学改革。我区职业学校确立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并严格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职业学校教务处、系部严格执行课堂巡查制度,巡查每周小结,遇到问题及时通报并解决。学校内加大教学三项检查力度,对教师教案、作业、听课笔记进行检查并量化,通过教师会议及时反馈整改。针对系部缺少专职实习指导教师的情况,我们以兼代专,每个班级实习都安排1-2位教师指导。每次实习都以考级考试和适应岗位为目标,精心指导,抓好课程实施。 为进一步把课改工作向纵深推进,形成课改对“全体师生、所有课堂”的全覆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开展合格课工程是学校课改从理论层面深化到“课改进课堂”实践层面的一次全面尝试,为学校积极探索课改,从课堂层面实践课改,向课堂要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研究探讨的平台开展校级优质课公开课及示范课评比,极大推动老师的教学热情。开展走进名师课堂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学校名师风采。积极支持学校老师参加市中心组,单招研究基地等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职业教育的教学督导制度,每学期教学督导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大专部教学进行督导,每月形成督导简报,有检查有指导有反馈有评价,对形成良好教风、学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强化学风建设来推动教学内涵建设,积极探索高职教学的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使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4.5教师培养培训。学校制定师资队伍专项建设规划,通过校内外培训、专家讲座、骨干引领、企业实践等全方位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育能力。分层次开展青年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进行“一对一”的青蓝工程。通过集体备课、组内说课、教学公开课、校内“两课”评比等,加强梯队建设。通过有计划的培养、培训,积极开展“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技能大赛、信息化大赛、师资培训等活动,制定各种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教师获奖层次逐年提高。承办市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结题鉴定会,完成三项个人课题结题工作,完成市、省、全国文明风采大赛的申报工作。大港中等专业学校被评为“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先进单位”。组织师生参加省市教学大赛、创新大赛、技能大赛等。教师获省教学大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市一等奖2人;师生创新大赛获省二等奖1项,市一等奖1项,市二等奖1项;市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3人;文明风采大赛获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荣获市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优秀组织奖;教师获市大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11名,获三等奖12名;省赛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胜奖2名。完成省市级课题、论文、微课等申报工作达20余项。 4.6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认真落实五年制大专教学规程、省教学管理规范,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加强教学常规和教学质量监控。学校领导干部深入课堂随堂听课,组织公开课教学示范课评选,召开教学例会,检查备课、作业批改、实训教学,开展评教评学,及时总结反馈。进一步健全考试管理,做好期中期末考试总结分析,省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有提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促进技能教学。开展常态教学督导,把脉教学过程。安排教师参加市中心组和教研基地活动,促进教改和教师业务素质提升。 为了提高学校大专部教学与管理水平,大港中专成立了德育视导组和教学视导组,对物流、机电、航海三个五年制大专所有年级进行全面视导。视导内容涵盖了人才培养、实习实训、考试组织、课堂组织、作业批改、听课评课、课堂巡查、毕业答辩、学生评教、安全工作、文明礼仪、班级文化、自主管理等方面内容。视导组采取随机听课、学生座谈、教师座谈等形式加强反馈与督导,并听取师生建议,提出建设性意见。专项视导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直以来,我区职业教育学校严格执行省三个规范的要求,完善学校管理体系,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规范学校管理。学校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规划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响应区委、区政府“教育强区”战略,坚持“事业、产业、企业”三业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连云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内部管理,夯实教育教学过程,打造品牌特色、拳头专业、核心专业。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积极服务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 5.校企合作 5.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深入融合沟通,实现校企无缝对接。我区在巩固已有合作企业的同时,不断开辟新的合作市场。学校利用暑假时间组织教师分批次到连云港远洋、连云港鸿运实业连云港伍江数码、天洋汽车、重山风力、家得福物流等大型企业进行考察和调研学习。教师们深入企业车间,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流程,学习设备的操作和控制方法,感受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文化。促使教师在备课、教学、实践等各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能和从业意识培养,增进教学与企业用工的有效链接,也让教师更加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 借力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与港口集团兴港人力、轮驳公司、鸿云实业、中韩轮渡、三航五公司、中燃、中国核工业23公司、康缘药业、连云港吉安物流、京东集团等多家企业洽谈技能人才培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我区职业教育主干专业均建成了与实训一体的现代化的“企业课堂”、“教学工厂”,实现了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达100%,通过项目建设。与2017年相比,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月收入、创业率等数据均略有提升。 5.2现代学徒制。我区申报航海现代学徒制和航海特色学院项目并获市教育局审批立项。争取行业、企业及高校支持,成立机电、物流、航海专业建设委员会,成立大港航海教育集团等校企合作平台助力学校发展。 5.3学生实习实训。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实训操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实习课时饱满。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要求,及早制定技能鉴定计划,科学安排技能训练时间,有序落实技能训练内容,做到用足现有的设施设备、用足规划的训练时间、用足刚性的训练内容,不断规范技能训练。在保证基本技能人人过关的同时,选拔优秀特长学生尽早组建省、市技能竞赛队伍,并进一步完善了技能训练的常态机制、竞赛的激励机制等。 5.4集团化办学。2018年12月,大港航海教育集团暨航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连云港海事局、连云港市教育局、连云区教育局、连云港远洋公司、连云港鸿云实业有限公司、连云港云济国际船务、中韩轮渡、郁州海运公司、中厦国际连云港办事处等单位参与。通过了集团章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和组织架构。研讨如何加快连云港航海教育事业发展,研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课程标准和实训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办学层次、打造精品专业,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合作方式,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真正推动航海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释放出职业教育的能量,为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我市经济社会高质发展作出贡献。 在政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推动下,职业学校紧紧依靠连云港海事局支持,与航运企业紧密合作,从航海教育与船员培训实训基地规划设计至今短短一年半时间,学历教育招收207人初具规模,短期培训一期接一期红红火火,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累计培训船员达7000人(折合2.2万人科次)。学校创造经济效益800余万元。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学员,都能与远洋公司、船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就业率达100%。通过航海教育和船员培训,促进学校转型发展走出低谷,彰显办学特色。 6.信息化 6.1信息化建设情况。我区职业教育不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投入。学校实现校园无线全覆盖、筹建了录播教室、数字化信息化实训室和校园监控系统等。教学场所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所有教室均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学校信息化软硬件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 6.2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我区电教中心指导职业学校成立专职机构负责学校的信息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目前,搭建了电子政务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包括办公系统、教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功能模块,为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完备的支撑平台。 6.3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我区职业教育积极发挥骨干课程任课教师的集体智慧和作用,加强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建立了数据化资源库。 我区高度重视教师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建设期间,实施教师信息化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提高信息化能力的全员培训、教研组专项研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目前,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达100%,教学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 7.社会贡献 7.1人才培养。我区职业学校确立以改革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改革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教育教学模式和措施,社会声誉显著提升。为确保毕业生离校时能手握一份工作,做到舒心离校,学校把2018年5月的开始两周定位离校前“就业周”,充分利用学校老师的人力资源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成功邀请到3家央企,8家名企,1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并带来56个岗位。对未就业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之前一直彷徨犹豫的毕业生,在各种压力下,离校前能找到份工作,已经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离校前“就业周”的及时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就业周出现了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现象。就业周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就业工作,做到未就业毕业生实现最大化就业。 我区充分利用海员培训资质单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资源,充分发挥连云港海员培训基地、连云区再就业培训基地功能,为行业、企业培养培训技能型人才。学校每年毕业生95%以上在本地企业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7.2社会服务。从航海教育与船员培训实训基地规划设计至今,短期培训一期接一期红红火火,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学员,都能与远洋公司、船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直接进入企业就业。通过航海教育和船员培训,促进学校转型发展走出低谷,彰显办学特色。 职业学校以传统文化、文明礼仪、核心价值观、文明校园、工匠文化等为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以一训三风为主线,以传统文化弘扬为主题,以文明创建为核心,结合职业学校特点,布置校园文化。立足团队特色,开展特色主题教育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敬老院志愿者服务活动; 在连云港火车东站开展春运“暖冬行动”;参加“2018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赴连云区博爱康复中心开展“关心特殊儿童、实践博爱精神”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关注特殊儿童,用爱和行动陪伴特殊儿童。 7.3对口支援。学校航海专业大量招收西部生源,为东西部对口支援作贡献、学校将加强省内南北协作发展、送教下乡、校际交流、师资互派、专业共建等。 7.4国际合作情况。学校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建设、国际友好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建设。 7.5一带一路。紧扣“行业需求”,提升服务能力。我区职业学校区位优势独特,内涵管理规范,实训条件一流,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技能精湛,就业渠道畅通,就业岗位和就业率满意度较高。大港中等专业学校作为连云区区域内唯一一所四星级中专学校,正在持续发挥着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不断提升为 “一带一路”交汇点先行区建设服务的能力。积极推进物流实训基地、港口机械实训基地、航海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在努力办好航海专业学历教育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拓展市场抢抓机遇,开展船员培训。年承接短期培训量达7000人次(折算2.2万人科次),创造经济效益800万元。为连云港及周边航运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彰显了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办学成果。 8.举办者履责 8.1经费保障。连云区财政投入学校办学经费,很好地保障教职工工资及福利,并逐年增长,保障学校运行经费。 8.2政策措施。职业学校进一步加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党委保障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现代化职业学校制度的构建,全面实施校系二级管理,签订《系部目标责任书》明确系部责任、权利。制定和完善了《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方案》《教学督导检查实施方案》《日常教学巡查制度》等10余项制度,实现了学校管理各个环节的全覆盖,保障学校稳定和谐发展。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教职工竞争上岗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企业、家长认可度大幅提升。 我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都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了职业学校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职能。紧贴行业发展需求,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职业学校加快更新办学理念,紧贴行业专业发展需求,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专业办在企业的“兴奋点”和职业岗位的“紧缺口”上,融汇区域资源,搭建校企深化合作平台,实现校企多层次“网状”合作的实践,构建多元主体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形成规范管理的有效机制,为广大学生成人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9.特色创新 案例一:筑梦远航驶向深蓝 ——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航海专业发展纪实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断推进,连云港市“后发先至、高质发展”如火如荼,国际贸易方兴未艾。“以港兴市、产业强市、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协调共进”五大战略的过程中职业教育激流勇进,谱写出一曲曲铿锵乐章。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连云港海事局关心支持下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航海教育应运而生。 腾飞中的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邻连云港港口,黄海岸边,东部城区,是一颗璀璨的职业教育明珠。 争做航海教育龙头,独领时代风骚。学校始建于1986年,学校占地247.8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位于新兴、奋进的连云港市东部城区,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具有大、中专办学资质的公办学校,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办学点,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江苏省四星级中专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专学校,苏北地区唯一一家具有航海教育资质、面向全国招生的航海学历教育与船员培训机构。 学校拥有一流的航海教学设备。原连云港航海职业技术学校的600多万元的航海教学设施设备由连云港市国资委调拨到我校。学校又投入400多万元购置了具有国际水准、国内第六代的180°全景模拟的驾驶模拟器、现代化的具备实操功能的轮机模拟器和练习考核一体化的数字式电子海图,建设钢结构消防模拟船等,用于船长、轮机长等高级船员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学校航海专业负责人具有船长、轮机长职务的高级船员、双师资型教师。根据航海专业特点开展项目教学,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基于航海和轮机不同专业,基于三副、三管轮等不同岗位工作的内容,研究国际标准,开发课程,编制教材,共同推进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 学校不断强化专业认知和职业体验。学校将课堂延伸到港口开展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前往港口轮驳公司、新东方集装箱公司、郁州海运公司的轮船上开展专业认知和职业体验活动,参观轮船驾驶台、机舱、生活区、甲板、船头,观摩船长大副和大管轮示范与讲解,增强感性认识,深化理论知识,拓展专业视野,培养专业兴趣,提高团队意识,增强职业能力。 学校不断加强政校企合作。连云港市教育局、连云港政府、区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航海教育事业发展,积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连云港海事局指导下、学校和航运公司紧密合作建立航海教育与船员培训的质量管理体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建设船员实训基地,共同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国际职业标准的现代船员。政校企合作模式的形成,有力推动了学校航海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了海事行政部门、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学历教育与船员培训并举。学校设置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三年制中专和五年制大专,同时开办多个项目的短期船员培训,从多方面、多层次满足社会对船员的需求,努力培养符合现代航运业发展要求的高质量船员。 航海专业前景无比广阔,航海专业高薪就业无忧。每一个学员,都能与远洋公司、船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对口就业率达100%,高薪就业率100%,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致富。船务公司到校与学员开展双向选择,预签合同,高素质高技能的优质船员供不应求。大港中等职业学校航海专业的设置为连云港乃至华东地区的航运市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填补了连云港作为国家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无航海教育的空白。 大港中等职业学校竭力为学生创设崭新的环境,提供有特色的成长舞台。做走向深蓝世界的现代中国人,是学生的希望;让每一个从这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感受到职业幸福感,是我们的梦想。承前人之精华,传时代之风采,江苏省大港中专航海教育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案例二:共筑现代化产学平台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 大港中等职业学校与家得福物流配送中心校企合作,以“校企共建”的宗旨进行专业构建与改革,将物流专业建设成为我校的典型专业、地区的服务专业、企业的成效专业。 职业技能考核成绩突出。自实现校企合作、开办校外物流实训基地以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专业技能都有所提高,在校内外的老师的指导下,在校内物流专业技能大赛及叉车驾驶员等技能考核中成绩突出,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比例达到95%。 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一方面,企业的专业指导带动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学校及时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培训,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掌握职业技能,学生还可受到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熏陶,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校物流专业群的建设及发展。 10.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加快内涵建设,实现高质发展,是是连云区职业教育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我们清醒认识到仍存在以下薄弱环节: (1)职业学校的省、市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等太少。 (2)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3)专业群建设需要加强。 针对以上薄弱环节,我区教育局党工委与职业学校党委将下大力气整改,进一步落实以下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加强校本教研。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开设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组织学校教师、企业技师、行业专家、能工巧匠等编写校本教材,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材的实用性,使教学更具鲜明特色。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开展以技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常态化的技能训练和技能竞赛,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加强学校办学基础能力建设,加强专业群建设,加强与产业对接。与连云港企业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充分体现专业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重点领域,专业群建设在学校专业建设规划中地位凸显。核心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紧密对接连云港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与行业领先企业深度合作;核心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 我区将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力度树品牌创特色,促进职业学校后发先至、高质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校的美誉度、知名度和贡献度,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