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发展能否有后劲?基层医疗机构如何留人?公立医院改革的积极性如何提升?…… 19日,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展开为期三天的“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专题调研。在听取了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情况汇报后,全国人大代表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笔者从会上获悉,自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广东积极探索广东特色医改路径,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提高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群众看病就医问题逐步缓解。 2014年,广东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31.8%,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因经济困难而未就诊的比例由2008年的18.1%下降到2013年的4.6%,未住院的比例由58.2%下降到34.7%。但依然存在医疗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基层医院人才流失等问题。 代表辣问1 为何粤东西北新招技术人员5年流失39%? 建议:乡镇卫生院符合条件的人才可直接入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对基层医疗水平的关注。此次调研,他又抛出相关问题。“此前,县医院是我们的‘软肋’,如今,广东狠抓县医院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县以下医院呢?而且,广东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也较突出,值得关注。”在“点赞”之余,钟代表的提问一针见血。 笔者了解到,前不久,广东已部署建立了珠三角6市对口支援粤东西北8市、41家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对口支援58家县人民医院的支援体系,以提升县医院服务能力。然而,据省卫计委公布的数据,近5年来粤东西北地区新招聘的1.3万卫生技术人员中,流失率达到39%,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 “每年,广东医学院校毕业生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为何会留不住?在我看来,归根结底是待遇问题,也是发展空间的问题。”钟南山说。 对此,省卫计委党组书记骆文智透露,广东已启动实施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贴补助政策,省财政下达各市2015年边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17027.4万元。 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副局长董炳光透露,为解决粤东西北人才引进难题,广东同意粤东西北地区各县级人民政府,将在本辖区内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2年以上的、具有助理医师以上执业资格的在职不在编人员,作为急需引进的短缺专业人才,免予公开招聘,直接办理入编手续,着力解决粤东西北地区乡镇卫生院人才引进难题。 代表辣问2 取消加成后10%的财政补助够吗?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财政补助比例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广东医改工作的重头戏。骆文智介绍,如今,全省58个县(市)153家县级公立医院均参加改革并取消药品加成,实现所有县级医院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收入,80%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10%由各级财政补助(其中省财政承担7成),10%医院自行消化。 “调整服务价格能否解决问题?”“财政补助10%够不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于蓝等代表,异口同声提出了这一问题。 “取消药品加成,仅有10%的财政补助,太少了。”一向“敢言”的钟南山指出,“既然是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医生、护士的工资就应由政府‘买单’”。 广州市副市长欧阳卫民在说明广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时,也提到了这一问题——2013年9月1日起,广州增城、从化5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15%药品加成,原有药品加成80%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20%由财政给予补助。然而,取消15%药品加成只是斩断了医药流通领域最末端的利益链条,药价虚高的机制没有改变,仅仅就取消药品加成补损失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广州市卫计委一位负责人表示,广州在请来第三方机构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发现确实存在政策性亏损的情况。 来自医疗界,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庄建对此深有感触:“虽然还没改革到我所在的省属医院,但是如果从医院发展考虑,一年政策性亏损可以吃老本,那五年呢?再发展下去怎么办?归根结底,还是要政府加大投入,尤其是对医疗机构的投入。” 对此,广州市卫计委专家建议,因医院类型不同,如有的是综合性医院、有的是中医院、有的是妇幼保健院等,可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财政补助比例。代表们还建议,广东可从省的层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使服务价格与价值逐步一致。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