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互联网金融舆论生态报告》,通过大数据解析第三方支付、余额宝类理财产品、网贷平台与众筹产品的舆情热度和舆论生态情况。
图1 2014年7月--2015年7月“P2P”报道量走势 整体而言,媒体对网贷的报道量在2015年上半年明显高于2014年下半年。2014年下半年,网贷行业的报道量波动较缓和,关注点主要在于行业监管、收益和平台跑路等方面。2015年上半年,网贷行业的报道量波动明显,在1月至2月走势出现低谷,又在4月达到峰值。三四月的舆情波峰,或有两个原因,一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呼之欲出,二是3月P2P成交量创历史新高,网贷乱象还成为媒体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关注热点。 网贷企业地域分布:聚集北上广浙 对各网贷平台在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产生的网络数据进行舆论热度统计,得到以下网贷平台互联网舆论影响力排行,可以看出,相对于第三方支付和“宝宝”类理财产品,网贷企业之间热度较为均衡,之间的竞争也较为激烈。 表1:各类P2P产品舆情热度排行榜
针对互联网影响力最高的100家平台,分析他们的注册地域信息,可以发现,广东、北京成为最热门的P2P平台注册地,两地企业数分别占到30%和29%,其次是上海(14%)、浙江(8%)。总体而言,P2P企业的发展与本地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显著正相关。
图2 各省市P2P平台统计 P2P平台热度走势缓中有升,A2P等其他平台上升势头迅猛 在传统P2P模式中,网贷平台仅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等促成交易的服务,依靠向借贷双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维持运营,并不实质参与到借贷利益链条之中,因此极易发生借贷人骗贷、跑路的情况。随着这种投融资模式的发展和行业间竞争,目前大部分平台都通过信审系统、风控体系、担保体系等保证资金的安全,维护平台本身投资人的利益。 2015年互联网金融网贷行业将进入第八个年头,过去的一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不但新平台上线的速度惊人,“爆雷”的频率也是让人应接不暇。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诞生了一大批在线投资理财新模式,其中,余额宝等“宝宝”类理财、个人对个人的P2P网贷是最热门的两种模式。然而随着“宝宝”收益走低、P2P频现“跑路”现象,P2B 、A2P等新涌现出的借贷模式展露利好态势。统计热度前十P2P平台的平均热度,并与A2P平台的代表企业e租宝进行对比,可以看出,P2P网贷平台舆论关注热度近一年以来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而A2P平台的上升势头更为迅猛。尤其是在微博、微信等网络民间舆论场中,2014年7月,有关e租宝的话题讨论量落后于P2P网贷平台,经过一年的发展,2015年同期e租宝的网民热度与知名P2P网贷平台相比已经不相上下,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标杆,可见A2P等新兴网贷模式更受普通网民青睐,未来发展可期。
图3 P2P和A2P平台热度走势图 舆情传播特点:中央媒体定调 论坛成网民讨论的核心平台
图4 网贷新闻中“风险”与“收益”的出现次数 风险与收益共生,媒体聚焦监管。分析舆论对网贷行业的印象,高利率的诱惑与高风险的疯狂在报道中同起同落。统计显示,过去一年间,“风险”一词在网贷新闻中的出现次数始终高于“收益”。二者的波动去向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在整体上行的趋势中,于2015年1至2月春节理财淡季滑落至最低值,随后一路攀升。2015年7月,受行业监管政策出台影响,新闻中对网贷风险及风险控制的讨论量飙高,而对收益的关注反而略有降低。 中央媒体定调加强监管、积极发展。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党政喉舌媒体对互联网金融的报道,具有为网贷定性的风向标意义。这类媒体对网贷的报道,易被民间舆论场看作行业前景的预示。《证券时报》、《第一财经日报》和《中国证券报》等财经媒体对网贷的报道量靠前。这些专业媒体既着眼于行业宏观态势,又跟踪报道个案始末,为网贷这项民间融资活动的起伏留下生动的注脚。这类报道也成为影响力较强的网络新闻的传播源头。
图5 网贷平台报道渠道统计 新闻为主要宣传渠道,网贷论坛成为网民舆论主要通道。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网络新闻成为关于网贷的各类报道的集中地带。虽然网络新闻中的核心报道来自传统媒体,但由于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和转载过程中极强的放大效应,网络新闻成为网贷投资者和关注者判断本行业的重要信息来源与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垂直门户网站如网贷之家、网贷天眼等,依靠专业人士采集和网民提供的信息,对网贷平台经营状况的披露较为全面,其中的网络社区也成为投资者的相互切磋、获得经验的关键渠道。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