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play
澳大利亚高规格纪念华裔军人
向前
向后
(从左往右)澳中友好交流协会会长、侨鑫集团董事长周泽荣博士,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毕晓普、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馆长布兰登·尼尔森共同展示《澳洲二战华裔军人历史》样书。
70多年前血色烽火中并肩抗敌,华人贡献融入国家集体记忆 70多年前,他们有的驾驶战机鏖战长空,有的身怀绝技密林涉险,有的在浩荡太平洋怒海歼敌……1945年,二战胜利,硝烟散尽,他们挂冠而去。 9月16日,在澳大利亚国家战争纪念馆与澳中友好交流协会(ACFEA)的共同倡导下,这群已经融入澳大利亚国家记忆的华裔军人再次被人们提及,一场纪念 澳大利亚华裔军人历史活动在澳首都堪培拉隆重举行。这是澳大利亚国家战争纪念馆自1932年建馆以来,首次高规格举办该国华裔军人的纪念活动。 ■新快报记者 肖萍 共同记忆:与子同袍 烽火岁月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天后,澳大利亚跟随英法对德宣战,近百万澳大利亚人先后投入这场战争。他们转战欧洲、地中海和 北非同德国和意大利作战,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其他地区对日本作战,超过3万军人被俘,39000人失去了生命。在这场捍卫人类文明底线的战争,澳大利亚华裔 军人与其他本土军人并肩作战,奉献了自己的才智、勇气与血泪。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毕晓普在纪念活动上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为了正义与和平,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华 裔军人积极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赢得最终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二战期间,中澳两国始终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有力牵制了日军,挫败了日军 南下企图,支援了澳大利亚抗击日军侵略。 今年3月,科斯格罗夫总督访华期间,专程赴海南省东方市凭吊当年被关押在日军战俘营的“海鸥支队”将士。澳大利亚人民同样给予中国人民宝贵支持。最近上映的电影《生铁鲍勃:1938年达尔富拉姆事件》讲述了卧龙岗码头工人拒绝向日本输送军用物资的历史。 澳华人领袖发起纪念华裔军人 澳中友好交流协会会长、侨鑫集团董事长周泽荣先生表示,这些历史记忆不可忘记,他藉此发起“纪念澳大利亚华裔军人历史”活动,正是希望通过在最能体现澳大 利亚国家精神与价值观的澳大利亚国家战争纪念馆举办纪念活动,展现澳大利亚华裔军人对澳大利亚社会的贡献,为未来华人在澳大利亚社会的长远立足与发展奠定 稳固基石,并从澳大利亚国家精神层面能完全认可与接纳澳洲华人。 周泽荣博士表示:“澳大利亚是一个强调多元文化与民族和睦的国家,纪念澳华裔军人历史活动也正是这一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在当今的澳大利亚社会更加凸现其社会现实意义。” 在活动仪式上,周泽荣博士向澳方主办单位赠送了由澳中友协策划支持、中山大学编撰出版的《纪念澳洲华裔军人历史》的简版样书,专著计划在明年初出版印刷, 同时赠送一座反映澳华裔军人形象的雕像以及澳历史学家Diana Giese收集整理的澳华裔军人历史档案资料。 毕晓普对周泽荣博士此举表示赞赏。她说,今天,广大华侨华人积极融入澳大利亚社会,努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繁荣和中澳关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此次《纪念 澳洲华裔军人历史》样书和澳洲华裔军人雕像赠送仪式,既是对先烈们的致敬,也是对广大华侨华人、华裔军人所作历史贡献的认同,具有重要和积极意义。他们不 仅是那段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见证和推动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 盟军中处处都有华裔士兵身影 广东籍老兵忆往昔: 二战爆发之初,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仍未松动,征兵机构屡屡拒绝招募非欧裔人口入伍。但许多华人不约而同地坚持报名,想方设法入伍参军。由于当时澳大利 亚国防军没有基于种族的统计,现在已经无法对二战期间华人服役的准确人数加以精确评估。但已有资料显示,当时盟军中无论是海陆空正规军,还是后方服务部 门,都有华裔士兵的身影。 92岁的华裔老兵Tom Cheong告诉记者,他的父母是广东人,他1923年出生在澳大利亚,18岁入伍参军,二战期间他在印尼、菲律宾一带执行任务。Tom Cheong告诉记者,当时华人参军尽管屡屡遭到拒绝,但大家还是很积极,都想为国效力。“在澳大利亚参加的历次战争和军事行动中,几乎都有华裔军人的身 影。他们的贡献应该得到承认和铭记。这次能够以这么庄严、隆重的形式来纪念华裔军人为国家所作出的贡献,让我们觉得十分欣慰。”Tom Cheong由衷地说。 ■链接·澳华裔军人的二战故事 华裔007浴血婆罗洲 王裕才是于1925年9月12日在西澳大利亚珀斯(Perth)出生的第二代华裔移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渴望参军抗敌,却因其华人身份屡屡受挫,最终他成功报名参加了新组建的海空救生队。 4个月后,因王裕才拥有亚洲人的面貌,精通中文,且具有冒险精神,被选入联军总部直辖的高度机密的情报单位——Z特种部队(Z Special Force)。Z特种部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的联合盟军特种部队,在东南亚地区日本敌后作战,需要完成密码通报、爆炸技术、潜水、搏斗、侦查、审讯 和拷打等各项艰苦的训练。 王裕才和另外6名战友化装潜入日军占领下的北婆罗洲(今马来西亚沙巴州),先后完成各种艰巨的任务。根据他提供的情报,盟军在拉布西海岸成功登陆。 1946年5月25日,澳大利亚总督亲自对年仅21岁的王裕才进行褒奖,对其英勇善战的表现、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奋不顾身的忠忱大为表扬。1950年,王裕 才被授予澳洲特等军功章(DCM)。战后,王裕才定居珀斯经商,并撰写了回忆录《Blood on Borneo》(血染婆罗州)。 飞行教官一门六杰参军 1939年,太平洋战事爆发前六个月,阮来(Roy Goon)以平民身份在皇家澳大利亚空军(RAAF)任教练职位。 当时日本南侵,澳政府积极备战,动员全部有飞行经验的教练,到澳皇家空军学校参加甄别考试。阮来和其他同胞皆争先报名,希望为国效力。然而,阮来屡次被拒之门外。直到他在机缘巧合偶遇航空部首长菲亚本先生(Fairbairn)才得遂所愿,赴前线杀敌卫国。 1942年,阮来被编入了皇家空军第24中队。有一天,他运送一架飞机至汤士维的美军支部,美军主管人将其留下,委派其为队长,带队飞往新几内亚防守。一去6个月,与美国战士一起出生入死,不仅大显身手,而且增加了空中战斗经验。 战后,阮来重操空中教练工作,悉心训练航空人才。据澳官方记录:阮来对澳航空之伟大贡献,是“出乎其本人所能想象之外的”,澳政府在1945年1月19日对其进行褒奖。 令人敬佩的是,阮氏几乎全家出动参加战争。阮来之弟勃特(Bert),参加空军第8队,因作战受伤,终身残废。三位幼弟:依迈(Emie)、高符理 (Geoffrey)、阿历(Eric),都在步兵师服役,参加新几内亚前线作战。幼妹燕达(Enda),在新几内亚及婆罗州担任陆军医务工作。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