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讯 北望八仙岭,南临吐露港,坐落在香港大埔工业区内的花园式工厂是同仁堂在海外的第一家生产研发基地。虽然最近香港天气骤冷,工厂园区里仍是绿意盎然。从2005年一块杂草丛生、沟壑纵横的荒地,到现今11700平方米的现代园区,大浦生产基地打破了同仁堂此前“制药不出京”的传统,也加快了同仁堂海外发展的步伐。 如今同仁堂已在海外25个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海外累计咨询和诊疗的患者超过3000万人次。“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扬帆“出海”的老字号同仁堂用质量和诚信传播着中国中医药文化的精髓,用科技和创新叩开了欧美市场的大门。 “叮当车”上的创业路 走出国门,347岁的老字号同仁堂成了海外市场上的“创业者”。据北京同仁堂集团副总经理丁永铃介绍,同仁堂的产品之前在香港就有很好的口碑,香港也就成了同仁堂海外发展的“前哨站”。 香港寸土寸金,地价昂贵,人工成本也很高,在草创阶段,同仁堂在香港可谓是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尽力控制运营成本。据第一批到港的员工回忆,当时大家虽然有补助的交通卡,但为了给公司节约开支,只要是不赶时间,都会自觉地选择乘坐价格最低廉的“叮当车”。 “叮当车”其实就是有轨电车,行驶中司机时常用脚触动挂在车下的脚钟,发出叮当叮当的声响。“其实在香港一般只有游客才会体验一下叮当车,本地居民鲜有搭乘,原因很简单,这种车子设备陈旧,速度缓慢,没有空调,但最大的优势是便宜。” 随着同仁堂在香港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大埔生产基地已经拥有60多名员工,大约三分之二都是香港本地人。丁永铃表示,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同仁堂在保证药品品质的前提下,积极使用当地员工、工厂甚至原材料。除安宫牛黄丸制作工艺等核心技术外,一些加工任务也委托当地生产。“这样既降低成本,也能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4500平方米的洁净区、1500平方米的库房、500平方米的设备操作间、1500平方米的外包装区,同仁堂在香港成为极少数获得香港卫生署GMP认证的中药制造商。消费者所熟知的安宫牛黄丸、灵芝孢子粉等产品就从这里走向世界。 海外市场三步走 据北京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梅群介绍,按照同仁堂的规划,国际化分为三步走。1993年迈出的第一步是借道香港。2003年,以在香港的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成立为标志,迈出了第二步,目标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同仁堂”。2013年,以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为标志,同仁堂开始第三步,进军欧美主流国家。 “海外门店既是同仁堂产品的销售终端,同时也传播着中国中医药文化。”梅群说。位于波兰华沙的同仁堂门店每天都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预约针灸推拿,调理按摩。据同仁堂健康理疗师孟祥红介绍,拨火罐在欧洲比较常见,有些家庭把拔火罐当成日常养生的手段,但利用拔火罐进行诊疗,外国客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大部分客人在接触了罐诊及尝试调理后,愿意长期来接受中医的养生调理,效果不错,有时我们也通过中医文化和养生调理的讲座等尽可能让洋客人了解中医治疗的理念。“ “今年,我们在香港、德国、阿联酋、新西兰、瑞典、捷克这6个国家和地区新开了9个店面,2015年是在欧美市场上动作最大的一年。”丁永铃说,以前同仁堂只开药店,现在中医诊所和养生中心也开到了海外。据统计,同仁堂已在海外2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1家公司,115家零售终端、中医诊所和中医养生中心,在海外累计诊疗的患者超过3000万人次,让数以亿的海外人士认识了同仁堂,认识了中医药。 国际化倒逼现代化 由于中西医理论体系差异,中医药国际化屡屡碰壁,中医药企业“走出去”也步履维艰。中医药的“身份认证”对同仁堂来说尤为重要。老字号能延续上百年,骨子里必然有创新的基因。在药品准入严苛的欧美国家,同仁堂先把中医药诊所和养生中心建起来;为了打破准入壁垒,同仁堂还和海外医药研究机构联手科研,共同培养中医药人才,展开中药成分安全性研究。科研领域的进展让中医药有了话语权,在海外市场逐渐得到认可和推崇。 丸药如何服用,汤药如何熬制,这些在北京市民看来已是“常识”的知识对于大多数境外消费者而言却十分陌生。仔细观察,同仁堂的丸药包装上印着一行字:本品不可整丸吞服。据香港同仁堂尖东店工作人员介绍,以前这样的说明是没有的,但一次客人到门店质问同仁堂的药根本不能消化,经过询问才发现客人竟然将蜡丸整体吞下。在这之后,同仁堂在包装上就特别印刷了如何拆解包装、如何服用药丸的示意图,在同仁堂饮片的外包装纸上,也增加了煎煮汤药详细的程序说明。 下一篇:集美区食安办组织开展节前食品安全联合检查(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