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之后,广州也在汽车限购中完全为新能源汽车打开“绿灯”。最新修订的广州市汽车限购办法规定,单位和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直接申请上牌,不用参与摇号。这个“绿色通道”的打开,一定程度上将能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添柴加火。随着上牌成本的加大,大城市的限购政策可望成为倒逼新能源汽车提速发展的一道推力。 在广东的新能源汽车推广中,广州也可望成为继深圳之后另一个新能源汽车加快应用的市场。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也已经制定了一揽子推广措施,力促新能源汽车市场打破“坚冰”。 免摇号提高电动车吸引力 最新出炉的《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征求公众意见稿)》规定:“单位和个人需要新增新能源车的,可以直接申领其他指标。”这里的新能源车是指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所列的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或燃料电池中小客车。国家认定的节油率超过20%的混合动力轿车,则仍将使用占总量10%的每年1.2万个节能车增量指标,以摇号方式配置。 在去年的广州市汽车限购政策中,新能源汽车与节能车都使用10%的摇号指标,但结果基本上每个月都有80%左右的指标空置,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因政策原因而获得了更多关注,但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基本上还是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此次限购政策的修订完全为新能源汽车打开“绿灯”,以提高其吸引力。 从政策方向看,国家和广东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也均规定在实施限号行驶、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应对新能源汽车区别对待。此外,按照广州的政策,单位和个人购买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之后,还将获得来自市财政的补贴。 在限购政策中开通上牌“绿色通道”,对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吸引力有多大?在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微博)看来:“效果可能还是微乎其微。”他认为,从市场上看,目前影响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的因素还是续航里程短、价格高、产品少、充电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面对这些顾虑,免摇号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显然不会很大。 但他也认为,随着限购城市汽车上牌越来越难,或者牌照拍卖价格走高,则新能源汽车将因此受到更多关注。在上海,由于汽车牌照拍卖价格不断走高,今年3月已经突破9万元大关,因此能够免费上牌的新能源汽车逐渐受到市场关注,加上来自国家和地方的补贴,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将能够得到近20万元的政策优惠,这才会促使消费者考虑购买新能源车作为日常代步用车。这样限购政策将能倒逼新能源汽车市场升温。 来自上海媒体的报道显示,在当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落地之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明显提升,有店面预计今年全年销量将会超过500辆。上海通用还设立了新能源汽车专属销售渠道。吉利汽车副总裁冯擎峰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上海等实施限购政策的城市,为新能源汽车开通了“绿色通道”和提供高额补贴,这将会为市场增加利好。 新能源汽车推广还需“组合拳”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255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241辆、插电式混合动力1311辆。销售新能源汽车12791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1416辆。按照可比口径比较,2012年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8.8%和103.9%。”这一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虽然大幅增长,但规模相对于庞大的国内汽车市场来说仍是微不足道,也揭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需要更多“组合拳”。 实际上,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在看起来很漫长的启蒙期,消费者的认知度也非常低。广汽丰田(微博)在推广混合动力凯美瑞这一款目前领先的节能汽车时,还不得不和新能源汽车撇清关系,不断告诉消费者这是不用充电的节能汽车。而新款凯美瑞在日本则只销售混合动力车型,广受欢迎。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概念有被“做烂”的趋向。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不能单纯指望补贴。”吉利汽车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大城市限购政策开“绿灯”等措施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都是好事,但整体环境的改善、市场形成气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各方面因素的积淀。他认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前还是需要从出租车、大型企事业单位集中使用等公共领域起步,然后才能逐步进入家庭用车领域。 在今年3月发布的《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规划到2015年,全省形成2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万辆。规划也制定了一揽子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包括加大政府采购规模,减免路桥费、停车费等,以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为突破口,引导和带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 目前国家主管部门也正在酝酿新一轮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政策。其中示范推广城市进一步扩大可能将是重大的政策变动。杨学良认为,“只有示范城市大幅扩围,企业的新能源车产品才能进入更多市场,给消费者提供更多车型选择,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此外,汽车业内普遍预期,划归节能车的混合动力汽车,目前更适合市场需求,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推广助力。“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因此还是需要多样化思路。”杨学良说。(记者 陈志杰)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