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暴力    郭建德

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

来源:国际新闻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3

  因为年事已高出行不便,叶嘉莹先生未能亲临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的现场,但她为论坛录制了小视频以示祝贺,并表示,对小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要。她称自己“从小学习诗歌,是古典诗歌的受益者”。她以为,这种受益,不只是自己会吟诗写诗,更重要的是“对平生为人处世、修养性情都有相当的影响”。所以她一直强调,教小孩子读诵中国的古典诗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重中之重是培养教师,“教师的方法一定要合乎我们中国诗歌的美感特质,教师本人对诗歌的美感要有一份感动,才能把他的感受、感动传达给小孩子”。

  “合乎”“传达”,这两个普通的词语道出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传承之间的所有秘密。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复兴,在社会需求、政府倡导、各方推动下,传统文化教育更是一派繁荣。然而,如何真正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构建适合儿童、适应当代、面向世界的传统文化教育,却是这个时代需要面对的真实命题。”由此,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日前在南京举办的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的主题。

  一场关于《弟子规》的争论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

  在网上输入“弟子规”三个字搜索,用《弟子规》传承国学的新闻跃然“屏”上:某大学支教团开讲《弟子规》传承文化经典;某地千名学生齐诵《弟子规》弘扬传统文化;国学融入家庭:某市百余家长齐学《弟子规》……在各地中小学校、家庭,将《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这部清代的蒙学读物真的适合今天的儿童吗?“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之类的观念对培养当代公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关于《弟子规》的讨论环节,研究明清文学和文化的青年学者、江南大学副教授黄晓丹梳理了有关《弟子规》传播的研究。她认为,古代的贤达并非读《弟子规》才成为贤达,《弟子规》不能代表传统文学的全貌,学习《弟子规》这样的文本无法满足儿童具有独立不可替代价值的需求,而且会给现代人带来心灵冲突。

  林刚是四川绵阳一所小学的校长,在他的学校,每天早晨25分钟的晨诵时间,会拿出5分钟来带低年级的孩子诵读《弟子规》。之所以选择《弟子规》,他所看中的是其中呈现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他觉得没有必要对其进行追根溯源。

  来自一家儿童教育机构的张爱民老师同意《弟子规》中有些内容是不符合当代儿童的成长需求的,他建议把反思质疑的权利交给老师和学生,让小朋友们讨论哪些是合理的要求,哪些是不合理的,用罗伯特议事规则的方式,重新梳理一遍《弟子规》的文本。

  一位国际蒙台梭利协会的教师则将矛头指向《弟子规》中提出的种种要求,“我们真的需要对孩子提这么多的要求吗?”她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我们读《论语》不会有这样的困惑?因为孔子在针对不同学生的时候,他真的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他找到了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并且给予疏导,而不是用千人一面的框框去束缚他。

  为什么《弟子规》会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大行其道?对这个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这是因为它满足了一种现实的需要,在少年儿童行为规范的养成方面,我们只有《小学生守则》,又因其缺乏可操作性,朗朗上口的《弟子规》就显得可爱而且好用。

  中国的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是否都适合拿来给儿童诵读?真正适合儿童的有哪些?评定的标准又是什么?一场由《弟子规》引发的争论将什么是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议题引向深入。

  一曲对“人之大者”的吟诵

  “人者,天地之仁也。有天地,然后有人。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者,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之大者,莫过于孔子也。”音乐指挥家刘森先生带领参加论坛的老师们朗诵的《大人颂》使整个会场古意浓郁。

  华德福教育是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理论创建的教育体系,强调以人为本,是一种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作为北京南山华德福学校创办者、身心灵读物出版人,黄明雨在论坛上分享了他的教育实践与思考。他的学校尝试探索中国的乐教体系,让孩子通过古代礼乐感受音乐。他认为,教育者需要重新调整对生命的看法,再去尝试松动孩子智慧、思想和灵魂的成长土壤,让孩子去享受生命的活泼。在这个时代,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重建生命信仰的有效路径。

  台湾道禾书院创办人、执行长曾国俊曾经是一位艺术家,有了孩子之后,他开始关注教育并投身教育,在台湾创立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根植于华人文化又有世界视野的教育体系。他说:“我了解了很多国家的教育模式,但是最想做的依然是这块土地教给我、父母教给我、能储存在我的身体里的教育。”论坛上,曾国俊先生分享了二十年来他对华人教育的思考和躬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心路历程。道禾教育强调按照二十四节气生活,提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养。在他的幼儿园和学校,孩子通过亲手做木工、活字印刷、烧窑理解中国文化之美,并学习其中蕴含的各种知识和道理。他在北京创办的培德书院承接道禾书院核心的“儒、释、道”哲学思想,希望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教孩子学会知止,学会专注,学会守住当下。

  “文字是固态的,能扣击人的心扉;文学是液态的,能滋润心田;文化是气态的,让我们在里面呼吸。三者是无法割裂的。”主持扬州正谊书院课程研发和教学工作的余耀老师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我们的课程设计也好,活动开展也好,才有了一个立足之地。作为亲近母语课题组核心成员,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他渐渐认识到儿童是整个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结点。

  一次高扬儿童旗帜的出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论坛上探讨了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他诊断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弊病是急功近利,强调传统文化教育要尊重儿童的独立、自主和完整。他主张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也不能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我们需要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从而在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己的适应向其他文化取长补短,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从而与各种文化和平共处”。他认为,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提出“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概念,超越了意识形态上的争论,确立了儿童本位的价值观,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亲近母语自成立之日起即探索实践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徐冬梅看来,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且应该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体验,让他们小小的生命之流逐渐汇入民族之源,将来更好地融入族群,增强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并打下扎实的中国根基,未来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血脉,为人类更好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创造性和可能性。基于这样的认识,亲近母语研究院联合南京市栖霞区委宣传部,在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支持下举办了本次论坛。

  “儿童性”、“当代性”、“世界性”是亲近母语提出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儿童的生活相连接,用符合儿童心性和特点的方式,采用艺术的手段和体验的模式实施。实践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为了否定今天的时代,而是为了让今天的儿童拥有幸福的童年,因此教育应建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同时,做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必须让儿童拥有广阔的视野,世界的眼光,以使他们能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备与世界对话的能力。

  怎样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这就是回答。(中国教育报记者 王珺)

  《中国教育报》2015年12月11日第4版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网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