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北京、上海、温州三地同步举行针对“00后”的财商测试,测试结果出乎意料,“00后”们表现出极高的财商,不仅有基础金钱概念,甚至不乏有人懂得理财、拍卖、甚至众筹。(11月30日扬子晚报) 测试时,小朋友每人得到200元现金,在玩具场逗留一小时,竟有72%的小朋友选择把钱储蓄起来,离开时每人平均结余128元,只有7%的结余资金低于10元,出现“月光”倾向。更令人惊讶的是,有小朋友借助规则漏洞,在1小时内实现了80%投资回报,还有孩子通过众筹做起了生意。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包括上海实验小学、上海协和双语学校等多所小学在全国首度引入财商测试。参与测试的“00后”小朋友财商平均分值高达73分,92%的学生已经具备储蓄理财意识,其中不乏有人懂得股票和借贷知识。 “财商”一词在15年前由两位财经圈里的美国人提出,也让一本《富爸爸,穷爸爸》轰动世界。而现实也证明,只有财商得到充分培养的社会,市场活力才会更好地激发出来,人们才会更加重视契约精神,乐于主动创业;相反,如果社会公众财商匮乏,那么,商业活动就缺乏活力。由于过去一段时间,我国教育缺乏财商方面的训练,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懂得理财,“月光”、“啃老”现象十分严重。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 “00后”的财商令人欣喜,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财商的培养,地区间的差距十分明显。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孩子的财商相对较高,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则不大注重对孩子财商的培养。例如,在广东已有36所中小学将在今年9月份正式开设金融理财知识教育地方课程,参加学生近一万人。而在很多农村地区,孩子们几乎连压岁钱的支配权都没有。 据了解,有移动理财平台正在考虑开启少儿版体验账号来帮助小朋友提高财商,这无疑给家长更多的选择,有利于孩子财商的培养。但必须意识到,财商的培养不仅是父母的事情,更应该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积极主动地将财商课纳入到学校教学中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一些经验:在英国,理财教育有明确的规划,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等等。 但愿儿童的财商教育能够引起社会的更多关注。(作者刘义杰,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47次入选“锐评”栏目)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