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2月13日电(戚轩瑜)自古就是,民以食为天。说到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就不能不提到这位以毕生精力深入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他为后人留下的著作《随园食单》,正是自己历经40多年美食实践的产物。 《随园食单》是袁枚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唐杨 摄 据悉,《随园食单》融官府饮食、贵族饮食、地方饮食、民间饮食为一体,以南京特色为主,兼收江浙皖风味,该书所载名馔共计326种,开创了中国古代饮食学理论与实际操作于一身的先河。 “《随园食单》是一本包容性特别强的书,它并不是刻板地教你去做每道菜,只是告诉你这道菜的原料在什么时候选用最好,原料的哪个部分是最好的,等等。”五季随园的厨师长王超说,“每个厨师看《随园食单》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是这样。我们倡导的是‘五季’,所以会将季节性的元素融入其中。” 据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朱垚介绍,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将一年划分成“五季”,分别是春、夏、长夏、秋、冬,与人体的“生、长、化、收、藏”相对应,以食补为主,这个是中国民俗的一个特点。 牛羊肉自古以来就是冬季菜肴常客,《随园食单·须知单》中记载:“冬宜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其时也。”袁枚认为,不同时令,适宜食用的食物也有不同。因为食物本身的特性不同,在不同时令食用,人体适应及吸收也有较大差别,所以一定要因时调整,即“不时不食”。 “让老百姓在吃的过程中把身体调养好,提高免疫能力。这既是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国古人很有智慧的地方。”朱垚表示,进一步研究《随园食单》是为了重新发挥它的文化价值和养生价值。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