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类型,目前我国已成为阿尔茨海默病重灾区,但是,广大民众甚至是部分医师对于该疾病认识仍存在大量误区。这也是导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就诊率低、诊断率低和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由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主办的“记得我爱你”重新认识阿尔茨海默病公益行动在京正式启动。此次行动将通过构建覆盖全国的疾病宣教及诊疗支持网络,致力于打破大众将该疾病认为是自然衰老、对诊疗持消极态度的误区,进而为更多患者创造及时确诊、正确治疗的机会,帮助更多的患者家庭延长美好记忆。 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最新报告,全球每三秒就新增一例痴呆患者,且每20年痴呆患者人数将增加一倍。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类型。目前,中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最多也是增速居前的国家。 认识误区 阿尔茨海默病是自然衰老 “常忘事”、“情绪大变”、“常算错账”……这些被大众认为是自然衰老的“老糊涂”现象,却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逐渐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口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国内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的痴呆患者中,仅21%的患者得到了规范诊断。 “有许多患者都是在发生了‘走失’等严重情况后,其家属才带来就医”,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张振馨教授表示,“这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家属将疾病早期症状与自然衰老混淆。此外,大众不了解正确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室,患者或其家庭由于病耻感而排斥前往医院就医,也是目前漏诊、耽误治疗的原因。” 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记忆障碍与正常衰老最大的不同在于遗忘近事,且即使经过提醒也无法唤回记忆,并且患者的行为、性格也会慢慢变得古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记忆中心主任王华丽教授呼吁,“患者和家属应该在发现任何有关的症状时就前往神经内科、精神科、老年科的记忆门诊进行专业的筛查,以尽早确诊和治疗。” 治疗误区 阿尔茨海默病无药可医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控制的,治疗目标是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照料者负担。但是,如果患者不及时接受或不坚持正确的诊疗,将无法控制疾病的进展,病情发展到重度后将完全丧失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常因褥疮、骨折、肺炎等并发症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王华丽教授说,“在我国,有部分轻度患者由于病耻感抗拒用药,或整个家庭都存有‘治不治都一样’的错误观念,阻碍了坚持治疗。以盐酸多奈哌齐片为代表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也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研究证明,多奈哌齐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平均每天为家属减少约1小时的照料时间。” 合力支持 阿尔茨海默病有了公益项目 家属最贴近患者、最易察觉患者发生变化,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现者”。同时,他们也是照料者、陪伴者,需要长期且全天候地帮助患者坚持治疗、遵循医嘱按时按量地用药。这对于大部分患者家庭而言是一项沉重的考验。 此次启动的“记得我爱你”重新认识阿尔茨海默病公益行动将联合医师、患者、学术组织、企业及公众等多方力量,多元化的传播和支持渠道,多维度地向大众传递正确的疾病信息、提供诊疗指导。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神经科王鲁宁教授介绍:“以‘记得我爱你’作为公益行动的主题,是希望呼吁大众用更多的时间关注父母或伴侣的记忆、性格、习惯的变化,发现疾病的征兆,采取行动延长家庭美好回忆,改善家庭生活质量。这也呼应了2015世界阿尔茨海默月的主题‘Remember Me’。同时,我们期望更多的社会力量、政府力量加入行动给予患者家庭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支持。”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