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情况的报告》。 农村集体耕地的92.8%实行土地承包 韩长赋介绍,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2.3亿多农户承包了近13.3亿亩耕地,占农村集体耕地的92.8%,签订承包合同2.21亿份,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06亿份。 全国除上海、西藏以外,已确权林地27.05亿亩,占各地纳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积的98.97%。全国已发放林权证1.01亿本,发证面积26.41亿亩,占已确权林地面积的97.65%;发证农户9076.94万户,占涉及林改农户的60.53%。通过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农民的林地承包权益得到保障,林地经营收益不断提高。 草原承包经营制度也逐步完善,农牧民合法权益保护不断加强。截至今年6月,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已落实承包草原32.4亿亩,占其草原面积的92.4%。 2014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截至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4.03亿亩,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0.4%。截至2014年底,全国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户数超过341万户,家庭农场超过87万家。 警惕土地流转中“非粮化”“非农化” 韩长赋同时报告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比如,个别地方农户土地承包权益落实不到位。有的村违反规定多留机动地。一些地方没有向承包农户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有的地方在推动规模经营、村庄整治撤并中,随意收回或调整农民承包土地。此外,个别半牧区县和农区草原承包工作进展缓慢,承包率较低。 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也在报告中提及。“一些地方土地流转求大求快的倾向仍然存在,个别地方甚至将流转面积、流转比例纳入绩效考核,用行政命令强行推动。”韩长赋说,一些地方农村土地流转信息不畅、合同不规范,目前全国仅有3/5的县和1/2的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近1/3的土地流转未签订合同。特别是土地流转中“非粮化”“非农化”的问题值得警惕,对工商资本违法违规用地、浪费农地资源的行为还缺乏有效防范和监管措施,对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尚未落实。承包地经营权抵押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健全,法律支持有待加强。林农贷款额度低、利率高、周期短,不适应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 尊重农民在流转中的主体地位 韩长赋表示,农业部门将继续结合农村改革进程,采取措施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在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面,按照中办文件要求,指导各地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健全承包合同取得权利、登记记载权利、证书证明权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在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面,一是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长期流转承包地。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出台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条件和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的适度规模经营标准;落实已出台的财政、金融、税收等扶持政策,引导土地流向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鼓励采取土地托管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三是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尊重农民在流转中的主体地位,严禁通过下指标、定任务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