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郭建德  暴力  

药品电子监管码风波持续青海春天“叫板”食药总局

来源:国际新闻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2-24

  【一周舆情综述】

  2月15日至2月21日期间,医药行业药品电子监管码风波持续;青海春天二发公告为“极草”产品辩解酿危机;节后票贩子准时“上班”引关注,医管局出台政策应对舆论褒贬不一。2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两项政策暂停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同时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药品电子监管内容修订公开征求意见,持续发酵近一个月的湖南养天和大药房起诉国家食药监总局又一次引发关注,舆论聚焦药品监管体系未来如何发展。2月15日青海春天第二次发布公告回应国家食药监总局2月初发布的针对虫草产品的消费警示,公司要求食药监总局“公开相关证据”被舆论解读为公开“叫板”食药监总局,网民对虫草产品的不信任态度恶化公司舆情环境。2月18日北京市医管局召开会议表示2016年北京市属医院将取消现场放号,引发社会各界的议论,舆论担忧政策“头痛医头”,呼吁多方“问诊”,根治医院票贩子现象。 

  【热门话题解读】

  1.药品电子监管码风波持续 国家食药监总局连发两公告暂停执行

  2016年1月25日,湖南养天和大药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起诉国家食药监总局强制推行药品电子监管码。2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称,决定暂停执行《关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实施药品电子监管有关事宜的公告》中药品电子监管的有关规定,并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药品电子监管内容修订公开征求意见。

事件发展情况以及舆情走势图

  从事件的发展和舆情传播情况看,从1月25日至2月21日,事件舆情信息量先后形成了5个显著高峰。自1月25日媒体报道了湖南养天和大药房起诉国家食药监总局后,企业版的“民告官”事件引起发酵。此阶段界面网、《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纷纷就电子监管码的历史以及存废争议进行报道,客观呈现了药店一方对电子监管码的反对意见。1月27日下午食药监总局召集药企代表召开紧急座谈会,相关负责人在会中表示有可能收回阿里健康的运营权,财新网等媒体持续跟进报道,事件在1月28日形成最高峰。1月30日,国内3家大型连锁上市药房发表联合声明称现行药品监管码是“不合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完全属于重复建设的不良政策”,促使舆情热度迅速回升并于2月1日形成第二个高峰。国内大型连锁药房“抱团”抵制电子监管码推动事态升级。阿里健康2月4日晚间进行回应称,对药品监管码仅仅运营和维护,2月5日媒体报道形成第三个高峰。春节过后的首个工作日,养天和一方表示收到了法院行政裁定书,称诉讼请求不在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不予立案。16日舆情热度第四次回升。2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连发两公告暂停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并对新政策征求意见,药品电子监管码风波持续发酵。

  从舆论反馈看,事件涉及的三个主体均受到质疑。首先,现行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技术运营维护者阿里健康股价下跌,舆论认为其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其次,政策制定者,本次事件被告国家食药监总局2月20日“暂停执行电子监管码”的公告实际操作性不强遭到各界质疑,同时,舆论场中一些声音认为食药监总局的公告仅仅是为了规避自身法律风险。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举动最受舆论关注,舆情走势中,热度最高的两个节点分别为国家食药监总局召开紧急座谈会以及发布暂停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公告并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由此可以看出,公众对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举动敏感度较高。第三,反对现行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各类医药企业(包括制药企业和药品零售企业)均以各自利益为出发点受到舆论诟病,企业没有提出可替代的、更完善的药品监管体系。

  此次舆情事件的发展和演变不乏企业版“民告官”、阿里健康与国家食药监总局“官商勾结”等吸引眼球的元素,然而建立合理的完善的药品流程监管体系是引起舆论场中争议与讨论的本质问题。药品质量在流通中的监管、医药电商发展政策瓶颈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次事件一并爆发,在舆论场中引起讨论。舆论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建立合理的、可执行的药品监管体系。药房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反对电子监管码不受舆论认同,真正积极地建言献策,协助政策制定者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才能使得医药行业和普通公众均获利。 

  2.青海春天“任性”叫板食药总局酿危机

  2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长期食用虫草会导致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带来风险的消费提示。2月6日,青海春天发布公告回应上海证监会的质询函,称冬虫夏草及冬虫夏草纯粉片的服用安全是经研究证实的,“若以0.1克每片规格的冬虫夏草纯粉片为例,每天服用量超过3000片,才超过砷的日摄入量的安全标准”。2月15日,青海春天再次发布公告称,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消费提示缺乏相关的研判依据,存在不严谨之处。并表示,该公司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消除消费提示的影响,将与国家食药监总局进行详细的沟通,提请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消费提示中涉及的研判依据、研究数据与结果。

  青海春天二次回应欠妥,不仅没有缓解舆情压力,反而进一步引起发酵。从媒体的报道情况看,2月6日首次回应之后,媒体的报道以客观呈现青海春天回应上海证监会质询为主,几乎没有评论,此后舆情热度也逐渐平息消退。然而2月15日第二次发布公告促使了负面舆情发酵,并引发危机。2月16日青海春天的关注度远超首次回应时所受到的关注。第二份公告中要求食药监总局公开相关证据,被媒体解读为“叫板食药监总局”。中国经济网的文章还指出青海春天无原料种植基地,公司对产品质量把控的能力存在疑问。

  民众对虫草产品的不信任态度更进一步恶化了青海春天的舆情形势。从网民对事件的评论看,部分网民持“冬虫夏草本来就是骗人”的态度;一些网民则表示目前技术无法完全祛除中药中的毒害成分;不少网友表示,冬虫夏草效果被过分夸大,并表示支持国家食药监总局对相关产品的监督和消费提示。在对虫草产品不信任态度的激化下,自媒体舆论场中还出现一些偏激观点认为公司常年依靠中国人的“送礼文化”,营销虫草概念,欺骗消费者。

  在此次对食药监总局的消费提示舆情处置中,青海春天过于急切为自己辩解,企业回应中的“日服3000片才会中毒”、“提请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相关证据”等措辞被媒体报道放大,给企业带来态度强硬的舆论观感,并一定程度上形成与监管部门对立的态势。此前由于虫草产品无法定义给公众造成的不信任感也进一步加剧企业危机。青海春天在为虫草产品的金属含量问题进行澄清时,邀请第三方可以更有说服力。企业可以主动邀请虫草行业协会或从事相关研究的学术领域人士提供相关研究结果作为支持,以更有力地澄清,缓和舆情形势。

  3.北京市属医院取消现场放号 舆论担忧政策“头痛医头”

  2月18日,北京市医管局宣布2016年底前,市属22家医院将全部取消现场放号,总体预约挂号率预计将达到75%。春节假期过后关于医院票贩子准点“上班”的现象再次将年前女孩怒斥票贩子事件推上舆论焦点。北京市医管局针对此种现象的决定一经公布也迅速获得媒体关注,《北京商报》、《京华时报》等媒体相继刊文进行了讨论。

  病患就医习惯问题或成为政策推行的阻力之一。《北京商报》、光明网等媒体的文章指出,中国人的就医习惯,尤其是老年人对预约挂号不了解不会操作。此外,光明网时评还指出互联网技术、信息服务水平尚未达到可以让医院全部取消现场放号的程度。打击医院票贩子,更重要的是联合公安部门。《京华时报》的评论文章认为,从落实身份“实名制”挂号、挂号现场秩序维护等方面,公安部门与医疗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打击票贩子或许更有实效。国际在线的文章对落实“实名制”挂号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医疗机构应该首先与公安部门在挂号环节逐步扩大第二代身份证读卡机使用,预约挂号同步完成挂号缴费并建立退好随机投放机制。

  从自媒体舆论场的反馈看,网民对此项政策引发新问题的担忧情绪较重。网民在微博中表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票贩子也会使用电脑,更多的“倒号”行为将出现在线上,取消现场放号无法解决刷号软件泛滥所带来的后果。此外,“老人怎么办”也是自媒体舆论场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许多网民表示,推行预约挂号,以老年人、儿童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普及不到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水平较低的人群应该受到特别照顾。

  北京市医管局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获得认可,《北京商报》也通过采访相关工作人员指出此政策将会有配套措施共同推动,政策的积极作用普遍获得肯定。然而,舆论依旧担忧此政策会因为落实不到位、实际执行操作中遇到更多新问题而成为整治医院票贩子的“败笔”;同时多数媒体在评论中都指出,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分级转诊制度不完善以及民众就医理念不更新等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此项取消非急诊现场挂号政策极有可能仅仅达到“头痛医头”的效果。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网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