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掀起的反腐风暴中,多名高官落马,有的源于公民实名举报,有的“毁”于情妇反目,有的是纪委和巡视组发现的。舆论对这些落马贪官的报道有一个共同点,即舆论和公众对这些官员落马前的监督,基本处于真空或空白状态,落马后则是报复性、扎堆式的曝光,一切肮脏的勾当都抖出来了。事前监督的空白,与事后曝光的集中;落马前一边倒的赞扬,落马后一边倒的狠踩;落马前的堂皇形象,与落马后的丑陋龌龊,形成鲜明反差。 就拿某昔日位居高位的官员来讲,其在位时媒体的公开报道中从未见过他半点负面新闻,可落马后每天都有猛料曝出:怎么敛财的,怎么买官卖官的,怎么玩女人的,怎么道德败坏,怎么粗暴专制——他被描绘成无恶不作的丑恶嘴脸,这便形成一种莫大嘲讽:此人干了这么多坏事,作风品性如此恶劣,为什么落马前媒体没有半点儿报道,纪委监察部门没有半点儿察觉?其实,越是试图将落马贪官描绘得尽可能的黑,越是嘲讽着监督体制的无能。 民间对此有一个形象说法“打死老虎”,老虎死了,是可以随便打的。媒体曝光官员的丑闻,是媒体在行驶舆论监督的权利,可像这种对落马贪官一边倒、跟风式的狠挖,能叫舆论监督吗?在某种自上而下的传播驱动下,习惯性地将落马贪官描绘成无恶不作的妖魔,完成对贪官的丑化和妖魔化,将其淹没在“反腐人民战争”的海洋中,在对贪官的集体道德审判中完成一次宣泄,将所有对腐败的不满都移情到对这只“死老虎”的深恶痛绝中。这,是一种报复性宣泄:落马前无法监督,落马后必须狠狠地踩。 痛打“死老虎”,舆论和公众仅仅获得了一种虚幻的反腐快感,舆论监督被演绎成一场舆论宣泄,这个过程中并无监督,只有报复性宣泄。一场起底式的狂欢之后,腐败依旧。因为缺乏正常的舆论监督,这种“落马后贪腐大起底”除了满足窥私欲外,并不能对官员形成真正的威慑力。那些围观者只是将这些落马者看成偶然的个案,自信这么倒霉的事不会落到自己身上。 落马前对官员的监督,才叫真正的舆论监督,也才会对公权力形成充分的威慑和约束。在新媒体的助力下,加上民权意识日益彰显,高层反腐决心不断强化,舆论监督的能量呈上升趋势。可受制于各种限制,舆论监督的力量仍很脆弱且软弱,一方面很容易被形形色色的阻力扼杀,另一方面,一定级别的官员,其实往往游离于舆论监督之外——在一些位高权重的部门,甚至监督一个局级、处级干部都非常难,这便导致落马前是监督真空,只能在落马后去报复性地“鞭尸”。 监督的真空是权力的保护伞形成的,而不是媒体的失职。不想监督的记者不是好记者,不想曝光的新闻纸只能算厕纸,可阻力重重,舆论监督的微弱之光很容易就被掐灭。这甚至形成了一种怪诞的分裂,同样的行为,官员落马前后的报道描述完全不一样。某个高官落马后,媒体报道其开会时喜欢嚼口香糖时,其一边嚼口香糖一边打断下属这样的细节,在落马前可能会被描述为“不拘小节”、“有亲和力”、“个性官员”,落马后则会成为作风蛮横、不尊重下级、独断专行的佐证。落马前有些行为被描述成“雷厉风行敢做决断”,落马后则成了“作风粗暴缺乏民主”。落马前都是孔繁森,落马后都是王宝森,落马前一切都是好的,落马后一切都是恶。 这种舆论生态完全不正常,一些官员一步步地滑向腐败的深渊,难道不也与这种缺乏正常监督的舆论氛围有关系吗?对于官员的报道,日常报道越干净,落马后的报道会越脏越丑陋越恶心。舆论监督的目的是限制权力作恶,没有舆论监督,落马后“报复性起底”必然臭不可闻丑不忍睹。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