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暴力    郭建德

两个舆论场的碰撞与挑战

来源:国际新闻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0-05

  所谓舆论,是指社会公众对特定事态的公开评价及一致性意见,是由社会少数人的意见扩展为社会多数人的意见。舆论的形成、发展,就是一个意见的交流、扩散、反馈的过程。舆论离不开传播,传播是舆论形成的内在机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不断壮大,使得舆论的发生机制、内容、语境都发生变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6月发布的数据,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32 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手机上网用户比例首超传统PC。互联网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而以微博、(微)视频、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成为中国网络舆论新战场。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总数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1.5万个。随着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的扩大,聚焦于垂直领域的私人化、平民化、广泛化、自主化传播的“自媒体”正逐渐取代微博大V,并被赋予新的民间舆论场话语权。

  新媒体的产生与繁荣,必然会带来舆论格局的新变化,原来主要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导的舆论格局被打破,网络舆论以其讨论话题多元、互动交流便捷、自由平等对话、聚集民意快速、传播影响力大等特征,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语境。

  在中国,“主流媒体舆论场”所使用的媒介基本上是传统大众媒体,其新闻议程的设置和舆论的偏向都控制在把关人手里,整个舆论传播模式是单向的,受众缺乏反馈发声的机会。官方舆论关注的是宏观的社会效应,传递的是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服务的是最广大的人民,但在舆论宣传时往往采用“守门人”过滤和单维度的线性传播方式,所用语言也多是格式化的官方语言,大部分公众的意见较难通过主流传媒得到及时、有效的反映,无论是态度立场还是话语方式,往往都给公众以乏味、不接地气的印象。

  而“民间舆论场”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代表,具有双向通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传播者和受众互为主客体且拥有更强大的参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把分散的人群重聚起来的巨大作用,因而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也可能会被不断放大,形成超出预期的舆论影响力。

  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两个舆论场之间缺乏应有的交集,也是造成公众“对抗”官方舆论的根本原因。两个舆论场之所以割裂,最主要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分割——也就是说,两种不同类型的媒体进一步强化了两个舆论场的割裂,造成了不同的传播方式和形态。因此,推动两个舆论场融合成一个主流舆论场,是媒体融合的战略任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民间舆论场给官方舆论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特别是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经济粗放增长与转型的压力、贫富差距的扩大、深化改革的推进较为艰难、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因素,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舆论热点爆发的动因。网络舆论传播行为是众多因素合成的结果,网络利用其各种技术优势,开发了多种信息传播平台,客观上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发泄情绪的渠道,这决定了网络舆论必然会对官方舆论产生冲击,官方舆论场的话语不断地被解构,两个舆论场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摩擦、碰撞。

  四通八达的网络空间给大家提供了信息无限传输的机会,一些情绪性舆论影响网上舆论的质量,各种冗余信息、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普遍传播,使得舆论真假难辨,网络舆论与最真实的民意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此外,网络言论中存在着大量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蔑视和对人生的消极颓废态度,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仇富、仇官、过激民族主义的舆论,都给各种反政府、反社会、反中国极端思潮和势力以生存、发展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网络舆论分散也不利于形成强势主导性舆论,特别是娱乐化、媚俗化倾向容易模糊舆论的焦点,网络舆论越位监督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舆论混乱,大众常常摇摆于网络舆论与传统主流媒体之间。

  此时,主流媒体在引导网络舆论方面,面临众多挑战:一是传统主流媒体由于其自身内部严谨的流程管理制度和进行深度挖掘的时间需要,不可能对网络舆论事件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二是新兴主流媒体(即传统主流媒体创办的新媒体)的及时补位意识不够,在网络热点舆论出来之时,时常不能及时占领制高点;三是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主流媒体之间尚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传统主流媒体常常被网络事件所影响,容易失去重心跟风追随网络事件,而新兴主流媒体也容易被淹没在网络舆论的浪潮之中,两者不能形成有效合力,以引领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原标题 两个舆论场的碰撞与挑战


山东广播电视台微信

齐鲁网微信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网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