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寅吃卯粮,给后来人留下难解之题。 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这本是最近颇为轰动的新华社系列时评中某篇的标题。自3月28日起,新华社连续6天发表评论,矛头直指地方政府,痛批当前房地产市场畸形生态的根源所在—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 紧接着发生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4月4日,媒体曝光扬州市政府重复卖地,被指为“偷”,可谓事实俱在,人赃并获。现在看来,扬州政府的行为,直接就是对上述新华社质问的完美回应。 政府偷偷卖地 位于扬州古运河风光地带的西渡苑和福运苑两个小区,分建于2002年和2003年。今年3月,两个小区的居民发现,自己使用不久甚至刚刚装修搬入的新居,竟然有身份不明的人强行闯入测量评估,并被告知面临拆迁。 记者调查证实,扬州市国土资源局没有公告,也没开听证会,就收回了业主们的土地使用权,将土地在市场上进行重新挂牌出让。小区居民称每户都拥有盖有政府大印的土地证,使用期限是70年。在得知要拆迁后,他们上扬州土地市场网上发现,2月11日,两个小区所在的地块已经以每亩250万元的价格挂牌出让给一家房地产公司。政府共获得土地转让金20亿元。 扬州市政府侵犯公民合法权益,涉嫌欺诈和偷盗的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公众和舆论的高度关注。扬州市委、市政府连夜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决定中止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从背上“贼”名到终止“盗卖”行为,其间相隔不到48小时。 在事情曝光后的众多评论中,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以及物权法中私有财产的保护条款,是被评论者们提及最多的。然而据此而发的对受害业主的声援以及对扬州市政府违法行为的质疑,在土地财政全面开花,野蛮拆迁逼死人命屡有发生的现实中,未免显得宏大空疏、苍白乏力。 有评论则将涉嫌违法的扬州市政府及其所属国土资源局作为主题,根据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合同法和刑法,认为扬州市政府涉嫌滥用职权罪、诈骗罪、侵占罪和伪造证书罪等罪名。建议有关部门予以严加追究。但是这样的指控和呼吁处于可以理解的义愤,但可行性显然有待考究。 而从政府信用着眼的评论则充满了书生气,指斥拿一方地方政府的信用,换取包括两个小区在内的地块的二次转卖,博取区区20亿元,眼界何其浅陋。这种将地方政府信用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的观点,给人大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感受。如果不知道现在流行“为官一任,以大拆大建造福一方”的急急如律令,怎么也应该了解历史上“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名言啊!进一步而言,一个地方政府信用丧失,并不意味着当任政府官员的信用失效,其中二分法的玄机和微妙的辩证,岂是眼界浅陋一词可以轻易涵盖的? 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权重越来越高之际,无视“分田分地真忙”的真相,明知在这种卖地狂热中,早已无法无天,信用更是弃若敝屣现实,顾左右而言他,未免有将评论和质疑当做抒情,把舆论监督当成休闲围观的嫌疑。 土地何以被重复转让 扬州政府偷偷二次转卖土地这一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不亚于以自焚应对暴力拆迁的绝望抵抗—它让人们对暴力拆迁的认识,从自焚这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移到了水下,找到暴力拆迁队伍“带着灭火器,自焚无所惧”的无情之手和包天之胆其自何来。 这个土地重复转让事件,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现有的官员任期制度之下,没有多少地方可能有科学合理、坚定不移的长期的规划。只要经济发展需要,政绩需要,财政需要,就可以像扬州政府这样,将居住小区七八年再拆一次。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如本文开头所言,在中央政府、社会各界为地方政府现在这种高度依赖土地财政发展的可持续性忧心如焚之际,扬州市政府的这一举措,给出的答案,显然是可持续不成为问题。从扬州市政府在被曝光后,对外界的回应看,他们拒绝了上述所有评论的质疑和指控。 该市新闻发言人王骏说:“该区域整体环境较差,配套设施不够齐全,群众要求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比较强烈;加之该区域临近古运河,改造好这一区域对保护好扬州的母亲河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媒体反映的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进一步优化旧城改造规划方案,把这件惠民利民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这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回应:扬州市政府非但不承认行为不当,反而在申说这是出于公心,顺应民意,同时暗示此前的城市区域规划失当(不惜把前任或者上前任摆上台),并且占据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以及环境两个高地。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宣称这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二次转让土地的行为是中止,而非终止。 合理的追问是,扬州市政府是否面临与此地块土地受让方的合同纠纷,故而要避免偷地不成反而蚀笔钱,让土地财政的可持续性遭遇挫折的风险? 管中窥豹至此,大致已可对土地财政的现状未来的前景有一个粗线条的了解。并可依此得出:在现有的土地制度下,现实中,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能维持多久,恐怕神仙也难以估计。但在理论上,今天购买的新房,明天即遭拆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中的原委,可以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言以蔽之。目前,许多地方的土地财政饭吃得正香,一副厚积薄发的饕餮模样,估计是打雷下雨也撼不动化不了。看来也只好先抒情,再静候公平正义的阳光来消融坚冰吧。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