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杠杆如何确保经济不失速 今年下半年财政政策的具体目标与措施,在7月29日举行的一场财政工作会议上得到确认。财政部长楼继伟表态,财政部门将创新宏观调控与推进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 这些术语显得比较专业。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等表述,让一般民众听起来并不太好理解。如果想更清楚地表达,则可以这么说:下半年必须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的关系、风险有序释放和防止矛盾激化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的平衡相当重要。 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楼继伟就曾有类似的表达。他称,要稳步去杠杆,避免经济断崖式下落。近年来某些地方债务高企,成为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其潜在危险不能无视。在这个背景下,去杠杆或者说降杠杆的意义,清晰无遗。 只顾去杠杆行不行呢?一定也有问题。目前总的经济形势并不令人非常乐观,上半年经济虽有企稳迹象,但未来的经济发展也仍然充满了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个时候,在重视释放风险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矛盾激化。有一点是明确的,有些风险绝不能人为引爆,否则,后果可能难以设想。 这个时候,就要强调平衡,平衡是一种智慧。经济断崖式下落,是任何经济体都无法承受的。还要看到,这个去杠杆的过程,又恰逢经济结构在调整、发展方式在转型,诸多压力叠加在一起,会更让人感觉沉重。创新宏观调控与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关键就是要“骑稳单车”。 降杠杆的同时如何不失速,便成为一个现实命题。楼继伟今年以来也一再表达,要顶住各种下行的压力,就必须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稳增长与“去杠杆”的平衡,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作用。当下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增赤字、减税费和盘活资金等多种手段。 2014年的赤字率是2.1%,今年确定的全国赤字率是2.3%。如果按当年的收支差额计算赤字率,今年实际上是2.7%左右。增赤字最直接地体现了财政政策的扩张性。如果以3%为警戒线,目前财政领域增赤字还有一定的空间。 减税费之义,是既要减税,也要减费。近几年来,财政部门一直在提结构性减税、定向减税等,也推出了营改增等措施。减税本质是经济上的“休养生息”,其目的还是“放水养鱼”。与减税相比,减费的必要性更为凸显。各种名目繁多的政府性收费,不仅增加了社会成本,有的还直接与腐败相关。 盘活财政资金存量,则是要把一些没有按照预算进度执行、依然趴在账上的沉淀结余资金用起来,更好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众所周知,过去一些部门预算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并不鲜见。如何激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仍是现实课题。 从增赤字、减税费和盘活资金出发,落实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有了切实的落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核心还在于要把财政资金用在保民生、调结构上,尤其在调结构上用好,集中有限资金实现稳增长。当宏观经济逐步企稳,未来发展动力得到挖掘,稳增长与“去杠杆”之间实现平衡,才不会成为空谈。 当然,也要注意到,积极财政政策也不是一味扩张。同时,减税费还要与约束政府刚性支出相结合。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强调压缩不必要的支出。没有“紧日子”,就会影响到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