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4.4万亿元银行理财的工行和建行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是资管行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去年4月资管新规落地后,理财业务的退与进即全面铺开。而银行理财子公司,无疑是一个新旧结合体——全新的机制和概念,却脱胎于32万亿元银行理财市场,体量庞大,优势明显。如何前行,各方关注。 截至4月,共有31家银行披露理财子公司筹建计划,其中大型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9家、城商行14家、农商行2家。 总体来看,存量资产的压降和整改,应秉持“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的原则;而理财子公司的运行,则应以稳健为先,尊重新生事物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压降存量是理财子公司稳健运行的重要前提。资管新规落地一年来,降低理财业务增速、提高标准化资产配置比例成为业内共识。根据人民银行牵头的资管产品首次综合统计,截至去年年底,资管产品资产合计86.5万亿元,其中银行非保本理财存续金额22万亿元。当下,存量风险的化解难以一蹴而就,理财子公司开业亟待平稳衔接,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可以说不相上下。 过去一段时间,部分银行资产端通过产业基金的形式介入地方融资平台项目,这些项目期限长、规模大。诸如此类长期项目难以发行新产品进行接续。目前,过渡期剩余时间不足两年,回表难度不言而喻。对此,有业内人士和专家提出,不能简单认为过渡期内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一刀切”并不适合中国的资管行业转型。 日前,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强调,商业银行应统筹把握好存量资产处置与理财子公司发展的关系,“清旧”和“立新”可以并行,但不能混同。要厘清母行和理财子公司权责,强化风险隔离,防范利益输送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确保理财子公司“洁净起步、轻装上阵”,杜绝“带病上岗”。 另外,我国银行理财占整个资管行业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虽整体规模较大,但监管所鼓励的权益类规模较小。基于此,理财子公司需要研发更多产品,以填补曾经绝对主流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这也直接考验着理财子公司的投研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 此外,理财子公司开业后,原有的总行资管部何去何从也值得关注。由于从总行部门转变为直营机构,与分行不再是上下级关系,子公司在销售等方面可能存有担忧。对此,工行、建行都在总行层面保留资管部,一方面负责存量的压降,另一方面发挥统筹与战略的作用。建行将此称之为“强化集团资管协同发展,启动‘大资管家’系统建设。”在这样的框架下,风险隔离如何做好,同样是一门学问。 除了银行与理财子公司自身的投入外,相关配套细则也应跟上节奏,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例如,已列入银保监会年度工作重点的净资本管理办法以及非标与标的认定界限,不仅是存量非标转标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包括理财子公司在内各资管机构发展的一条“准绳”。监管将思考,“严守底线”和“鼓励创新”的度如何把握。 考虑到商业银行理财在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占比最高,并且和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广泛合作,理财子公司的完成程度,无疑代表了资管行业改革的核心。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