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五(14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9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要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团结互信、安危共担、互利共赢、包容互鉴的典范,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这是习主席继去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之后,再一次为该组织的发展提出倡议主张,体现出中国对上合组织一以贯之的支持与引领。 经过18年的发展,上合组织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前,世界局势纷繁复杂。一方面,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给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规则秩序带来严重挑战,增加了上合组织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仍是发展大势,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上合组织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合组织如何把握机遇、克服挑战,是其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必须要解答的时代命题。 6年前,习主席首次出席上合组织峰会时呼吁“弘扬‘上海精神’ 促进共同发展”;去年,他在青岛峰会上强调“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成员共同的财富;在此次比什凯克峰会上,习主席又提出要从“上海精神”中发掘智慧,可以看出,“上海精神”始终是习主席在历次上合峰会上发言的关键词。这是因为: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劲合作动力的秘决,也是它过去、现在和未来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的根本。 正因如此,习近平主席在历次上合组织峰会上提出的政策主张,始终围绕“上海精神”,并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变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本次峰会上,他提出的四点主张同样具有现实针对性。 具体来看,习近平提出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团结互信”典范的主张,在当前国际竞争摩擦上升、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尤其具有意义。上合组织成员的国情、文化、发展阶段等均存在差异,该组织之所以能发展壮大,就是因为各方一点一滴积累的团结与互信。信任是国际关系中最好的黏合剂,上合组织团结互信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减少全球信任赤字。 关于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安危共担”典范的主张,着眼于为地区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事实上,上合组织因安全合作而成立,多年来保持了地区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但仍面临着恐怖主义威胁、毒品犯罪、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挑战。为此,习近平强调,要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发展观,多措并举打击“三股势力”,有效遏制极端思想蔓延势头,中国愿继续为阿富汗和平重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显示出中国对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高度负责。 关于把上合组织打造成“互利共赢”典范的主张,反映了上合组织各成员当前的发展诉求。目前,上合组织经济总量占全球1/5以上,拥有充沛的资源潜力、人口潜力与经济活力。受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贸易摩擦影响,近几年各成员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对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的愿望十分强烈。习主席强调,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及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倡议深入对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表示中国愿在陕西省设立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等,这些主张和措施符合各成员发展所需,是中国为推动上合组织区域合作做出的新贡献。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投资总额累计超过862亿美元,涉及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 关于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包容互鉴”典范的主张,着眼于为上合组织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上合组织现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国,各国民族、宗教、文化均有所不同。为此,习主席提出不断深化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媒体等领域合作,将地方合作打造成人文合作新亮点等主张,将有助于促进区域文明的交流互鉴与民心相通,为区域实现包容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作为人口占世界近一半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上合组织致力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对全球应对日益增多的共同挑战、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规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上海精神”为引领,从团结合作中获取力量,上合组织必将实现更大发展,为民众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与获得感,也将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国际锐评评论员)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