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前别着北京田径世锦赛的徽章和雷锋的像章,73岁的常志复是志愿服务圈里的名人。常志复曾参加过北京奥运会、世博会、园博会、马拉松比赛等各类大型赛事和活动,这一次,她成为北京田径世锦赛观众服务志愿者中的一员,也是北京田径世锦赛2760名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 这个暑假,即将上高一的张展选择成为一名志愿者。此前也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她这一次亲临国际大赛现场。“虽然每天工作很累,但是很锻炼人,有意思,也有意义。当志愿者带给了我快乐和成就感。”作为独生子女,张展在这里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志愿服务是辛苦的,赛前两小时到岗,赛后一小时离岗。开幕这天,北京多条地铁线路封站,公交线路调整,为了准时到岗,家住平安里的常志复仔细研究公共交通路线,比规定到岗时间早了一个小时。 早出晚归的作息将一直延续到世锦赛结束,尽管辛苦,常志复和张展都乐在其中。“志愿服务是主动的,我们要主动为观众服务,为观众提供方便,帮助他们不绕道,且快速、准确地找到观赛位置。”虽然事情很细小,但是常志复十分认真。开赛前,她围着“鸟巢”转了一圈,用心记下各个区域的情况。她说,当志愿者让她收获了很多,更加懂得了爱与快乐,一句“谢谢”是无价的。 说起7年后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常志复说,2022年正好80岁,去北京冬奥会当志愿者是她最好的生日礼物。张展说:“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报名成为冬奥会志愿者。” 北京田径世锦赛上,2760名志愿者涵盖了高校、社会、港澳和国际等多个层面,志愿者主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43所高校。除了要具备流利的英语交流能力外,还要求具备大型赛会或日常社会从事志愿服务的经验。经“志愿者管理系统”统计,招募的志愿者有40%以上有国际大型会议、赛事的志愿服务经历,而90后人群的比例超过94%,成为志愿者群体中的生力军。(中国体育报记者 李雪颖)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