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车市“微增长”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汽车厂商希望通过汽车金融业务来扩大自家市场份额和新盈利增长点。有消息称,江淮汽车正在和欧洲最大的商业银行合资成立汽车金融公司;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良也表示,吉利汽车也正在筹备汽车金融公司。 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等外资汽车早已在中国成立汽车金融公司。不过,目前国内近20家汽车金融公司中,只有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在内的极少数公司实现盈利,大多数汽车金融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我国汽车金融业期待破冰。我国汽车金融业务目前渗透率不到20%,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甚至还低于巴西、印度、俄罗斯。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通过信贷和租赁买车,是汽车销售的主要方式,平均比例达到70%-80%,甚至更高。同时,商业银行仍然是中国汽车信贷的主体,占据2/3以上的信贷余额,而在发达市场,情况刚好相反,银行占信贷余额的30%,汽车金融公司则占60%以上。 国内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融资来源单一以及融资成本高。现有的汽车金融公司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拆借,受资金成本影响,汽车金融公司提供车贷的利率都要高出银行贷款,这让汽车金融公司市场竞争性削弱。与此同时,汽车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着中国消费者观念“量入为出、现金消费”的障碍,这也限制了汽车金融业务的渗透。 另外,目前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业务发展缓慢,还有诸多原因,比如消费者承贷能力低,金融领域行政垄断,法律体制、社会保证以及信用体系不完善。此外,信贷风险集中、贷款门槛过高及手续复杂、产品单一等金融服务机构本身的不足也影响到汽车金融业务的拓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汽车金融是未来汽车产业的一张生死牌,谁拿到谁就握有未来市场的主动权。数据显示,汽车金融业务的盈利贡献,对于国内汽车经销商以及汽车厂商都有很大意义。在成熟的汽车市场,汽车金融业务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公开数据显示,国际车企的汽车金融公司利润收益贡献率,平均占到其母公司利润的30%-50%。 未来,汽车金融公司对消费群体的渗透或从豪华车和代际消费改变开始。当更倾向于超前消费的85后和90后这一代人成为消费群体主力时,汽车金融或许会迎来大的发展。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