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初,一汽红旗、英特尔、东软2018智能驾舱技术交流研讨会在长春举行,这可算得上是汽车圈里的一件大事。会上提到的关于智能驾驶舱产品的真正落地量产、未来车联网技术发展以及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Define Vehicle)等话题都对打造更智能的驾乘环境有着深远的意义。 针对智能驾驶舱技术,我们特地请到了英特尔中国区汽车电子总监张淳,中汽中心CCPC技术顾问何泳岐以及AMS汽车博览杂志主编艾华,分别从技术落地、产业发展以及驾乘体验角度做一次深度剖析。 什么可以称之为一辆可以吸引人的车? 现在,车已经成为除了家和公司外的第三生活空间。在车里我们能够做更多除了驾乘以外的事情。例如,一家人在外出的路上,孩子可以用后座的显示屏玩游戏,或者观看他最喜欢的4K电影;妻子坐在副驾驶看着新闻或者安静的听着音乐……当一辆汽车既拥有着良好的动力性能,又可以充当家人的移动娱乐中心,提高驾驶乐趣时,它显然更具吸引力。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计算力。 计算力能为我们提供什么? 正如视频里所说:“在单位时间内做出的算术题越多,你的计算力就越强。”随着计算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可以在等长的时间里完成更多更有效率的事情。驾驶者可以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升级自身的驾驶体验,更加真实有效地感知车内以及车外的种种行车信息。 市场的需求加速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 说起汽车的智能化发展,不能不提的就是汽车驾驶舱的更新升级。过去,驾驶者主要关注是环境和车辆本身。现在,计算力的不断提高也在推动着汽车发展和变革,即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 人们除了机械性能之外更多的开始关注驾驶员、人机交互这些领域。比如驾驶员监测,包括疲劳监测(操作行为和习惯);监测道路路面情况并预警;以及车内的人机交互等。 最新的 PwC 研究表明,到2021 年,互联汽车技术的年销售额预计将超过 1300 亿美元(1160亿欧元)。由于汽车智能化的目的就是为减少人的介入,通过重新塑造车内体验,汽车制造商和运输提供商可以让他们的品牌实现差异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所以智能驾驶舱的出现、技术的更新升级乃至产品的迭代都为汽车智能化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技术改革汽车驾驶舱 提升驾驶乐趣 在智能驾舱技术交流研讨会上,现场展示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首款可量产的虚拟化智能驾舱。值得一提的是,搭载了这一智能驾舱解决方案的红旗EV款车型即将于本月底正式量产。这一智能驾舱平台是基于英特尔凌动车载处理器Apollo Lake,该处理器通过技术改革、升级从而改善了驾驶者的行车体验。不仅提供强大的计算性能,同时支持多块屏幕同时使用,且互不打扰;与此同时,支持车载智能座舱体验以及后座娱乐系统,最大升级用户的驾车体验,这也是此款处理器的独特亮点之一。 智能驾驶座舱可以支持通过语音识别接听电话、听音乐和操作应用;支持下一代导航、收音机;支持多屏娱乐与后座娱乐系统以及连接移动设备。此外,它可以支持多摄像头系统,包括车内多功能监控摄像头及车外环视泊车辅助及前向ADAS摄像头等,利用ACRN虚拟化技术可以完美支持多操作系统,达到在成本可控的状况下满足多工作量及不同安全等级功能隔离的整合。 除此之外,该处理器支持安装在车顶或头枕上的车内多媒体系统,并可同时运行6路以上的独立显示,可以匹配家庭常用的最高分辨率,既大大降低后座娱乐设计的复杂程度,又为每位乘客提供他们选择的娱乐内容;显示器还可以与移动设备或前置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互联互动,让乘客从后座可以看到导航画面或从后排座椅控制收音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