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暴力    郭建德

网络女性频道:社会性别视角的解读

来源:国际新闻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1-11

网络女性频道:社会性别视角的解读

CAJ全文下载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作    者: 梁艳红

来    源: 兰州大学 2007年

摘    要: 在中国以1995年世妇会的召开为契机,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开始得到发展,但无论从研究总量还是研究深度而言还是相当有限,研究成果也很单薄,且未能形成体系。女性与媒介的关系在新闻传播学与女性研究领域仍属于边缘性课题。 为了解性别偏见在网络中的存在情况,揭示出网络女性频道在建构传统的性别观念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和立场出发,以理论和文本分析相结合为原则,从商业门户网站女性频道入手,选择了商业网站中具代表性的网站的女性频道:新浪伊人、搜狐女人和腾讯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三者报道内容的类别及报道的方式进行了统计和数据表述,此外还考察了研究对象的界面形式,包括标题、图片、超链接和互动平台并归纳出女性频道的特点和贡献。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掩藏在女性频道这些表象背后的话语逻辑,认为女性频道的内容仍局限于和女性气质相关的内容,认为肤浅、虚荣是女性特质,女性频道内女性身体是男性欲望的投射,女性隐去身份的自我表达;让女性对自身产生焦虑,偏离女性自身生活的状况,偏离真正的自我越来越远;进而陷入虚幻的自恋不可自拔。 文章还探讨了造成女性频道内容倾向的原因,女性频道所处的文化环境;女性频道在延续着女性“美”对女性的束缚;经济环境、消费社会,女性已经成为消费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卖点;此外,还有精神层面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这些因素共同组成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不断强化着父权社会的话语逻辑。

关 键 词:

学位级别:  硕士

所属学科馆:

信息科技馆

新闻与传媒馆

数据库类型:


目  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7

第一部分:绪论

7-13

一、研究动机

7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7-8

三、研究方法

8

四、研究文本的选取与说明

8-13

第二部分:理论与文献探讨

13-26

一、社会性别理论述略

13-18

二、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述略

18-23

三、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研究现状

23-26

第三部分:网络女性频道:文本和界面形式考察

26-50

一、文本的内容类别

26-27

二、结果分析

27-30

三、文本的报道方式

30-32

四、文本所呈现的女性频道的特点

32-36

界面形式的考察

36-50

第四部分:网络女性频道中的女性性别身份建构

50-68

一、女性频道的话语逻辑

50-55

二.女性频道带给女性受众的影响

55-59

三、网络女性频道女性意识缺乏原因探讨

59-68

第五部分 结语

68-72

一、总结

68-69

二、研究限制与建议

69-72

参考文献

72-75

后记

75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 卜卫;社会性别视角中的传播新技术与女性[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2期[2] 王小波;从一次谈话节目看电视传媒中的性别意识导向[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2期[3] 王淑贤;《行动纲领》中12个重大关切领域简介[J];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02期[4] 卜卫;妇女媒介需要女性意识[J];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02期[5] 陈崇山,卜卫;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的现状与发展[J];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03期[6] 刘伯红,卜卫,陈新欣;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2期[7] 艾华,李银河;关于女性主义的对话[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8] 马秋枫;传播中女性话语的文化阐释[J];现代传播;2000年03期[9] 刘伯红,卜卫;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01期[10] 卜卫,刘晓红;关于中国妇女电视节目的研究报告[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杨珍;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2] 周灿华;中国新闻传媒女性报道的失误与矫正[D];广西大学;2004年[3] 罗燕媚;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媒介跨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4] 孙璐;论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D];苏州大学;2004年[5] 杨虓;网络和报纸女性文本中的性别偏见之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6] 叶晖;大众传媒中女性的“在场”与话语困境[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7] 毛力;新闻报道中女性的“刻板印象”与话语困境[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王越;试论网络传播对当代大学生性别观念建构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 钱铭怡,王易平,章晓云,朱松;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2] 单波;《今日美国》财经版经济报道特点简析[J];当代传播;2000年05期[3] 罗婕;足球女记者成为另类风景——论女性传播者在十强赛报道中的角色错位现象[J];当代传播;2002年01期[4] 赛来西,阿斯玛;妇女报刊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发展的影响[J];当代传播;2002年04期[5] 闫凯蕾;潮流与风向标——青年女性的收视模式及其变异[J];当代电影;2001年03期[6] 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当代电影;1994年06期[7] 解玺璋;新女性的神话:重新拥有自己──'95电视剧女性形象评述[J];当代电影;1996年05期[8] 何祖健;李少红电视剧女性意识两重性的文化学透视[J];当代文坛;2003年02期[9] 刘丽莎;阅尽人间春色──电视连续剧《全家福》的女性形象[J];电影;2001年01期[10] 金一虹;从公众对妇女参政的认知看传媒对妇女参政的影响——一项有关传媒与妇女参政的实证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2期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2] 傅新球;;女性参与权色交易的社会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3] 谷鑫鑫;;谈“三角”叙述交流结构中体现的女性叙述的自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4] 许安娇;;谈新时期中国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渐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5] 张惺;大众传播中的男权中心现象评析[J];编辑之友;2002年01期[6] 王金礼;女性意识缺席是女性期刊的致命伤[J];编辑之友;2003年06期[7] 曲雯;编辑学研究领域性别意识的缺失及其思考[J];编辑之友;2004年S1期[8] 王海兰;;广告中的性别模式批判[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9] 杨霞;;女性期刊的社会性别意识管窥[J];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09期[10] 谢婉若;;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的符号学阐释[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2]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3] 杨海军;广告舆论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4] 蒋玉梅;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5] 周敏;中国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6] 单艺斌;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7]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8] 王慧;中国电视商业广告文化价值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9] 张春林;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D];四川大学;2004年[10] 敬少丽;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陈文君;从中国内地女性电视节目发展看女性话语权的演变[D];南昌大学;2010年[2] 陈怡;试析香港与内地女性电视节目表现形式的异同[D];南昌大学;2010年[3] 郭霞;网络报道对女性外来务工人员形象呈现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4] 苏映宇;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社会保障政策公平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5] 陈思慧;中国女性电视节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6] 张玉;我国电视广告中的性元素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7] 孟军;英文电视广告中社会性别定型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8] 韦娜;我国新闻周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9] 付一茹;中西女性消费品广告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10] 毕琳;媒介塑造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形象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 王晶;刘彦喆;;从服饰色彩的性别变迁看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转变[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2] 陈阳;;我国女性期刊中的女性形象[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3] 刘鸿英;;媒介全球化中的文化传播:中国广告的理解与偏见[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4] 查谦;;从杨澜专访系列的人物身份看中国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的部分特点[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前10篇[1] 八通天;;WindowsXP正式版正式登场[J];广东电脑与电讯;2001年11期[2] 李洋;许佳;郝敬宾;;论多媒体课件界面的合理化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年02期[3] 于立萍;姚文韬;何克忠;;移动机器人遥控驾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4] 钟厚琼;;使用界面传声器的一种新的录制技术[J];电声技术;1983年06期[5] 徐现刚,黄柏标,任红文,刘士文,蒋民华;MOVPE生长GaAs/Al_xGa_(1-x)As超晶格及其TEM表征[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2年02期[6] 杨得全;高能离子辐照下薄膜界面化学结合增强的模型[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2年04期[7] 高原;;霍尼韦尔(Honeywell)厂景控制系统[J];宁夏电力;1999年04期[8] 周郁钦;;Agfa Snapscan 1212p[J];电子测试;1999年11期[9] ;笑傲2000年——IT未来之梦[J];每周电脑报;2000年01期[10] 田芯;;OLYMPUSC-4040Z狂食老本[J];广东电脑与电讯;200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刘伟;综放工作面煤矸界面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2] 刘华;基于关键短语的文本内容标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3] 张清林;瞬态表面光伏测试系统的建立及其在功能材料光生电荷性质研究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4] 王新维;三尖杉碱的合成研究及百部碱骨架的构筑[D];兰州大学;2007年[5] 胡仕成;连续铸轧流变界面热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6] 毛学明;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特性分析与加劲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荷载分布宽度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7] 张雪彤;锆/氧化锆高温高压化学传感器电极膜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8] 胡兰青;金属纳米晶化及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9] 曾涛;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10] 高雪;三种菊科植物和一种唇形科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梁艳红;网络女性频道:社会性别视角的解读[D];兰州大学;2007年[2] 杜永胜;全钙钛矿结构磁性隧道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3] 王晓峰;H62黄铜/碳钢双金属管内压扩散复合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4] 赖曦凌;线型情感空间[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5] 余金梅;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6] 单学智;HA/PDLLA的体内降解及成骨过程的生物学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7] 王进;TD-SCDMA终端综合测试仪主控软件UI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8] 刘芳;城市景观中绿化因素主动应用初探[D];江南大学;2008年[9] 吕芬;基于坡地地形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10] 原璐;过程模拟软件二次开发接口方法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 鲁江涛;;HfO_2/SiO_2膜基体系中界面吸收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2] 董红斌;梁意文;郑振楣;石树刚;;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开发界面[A];第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3]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简介[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4]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简介[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5] 张建华;张勤俭;张勤河;秦勇;毕进子;朱学诚;;沉积偏压对电弧离子镀TiN涂层质量的影响[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6] 高鹏;刘鸣华;;以BOLA型两亲分子在气/液界面上构筑螺旋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7] 陈圆;郭荣;;L-Tryptophan在SDS/n-C_5H_(11)OH/H_2O体系微乳液界面上的分配转移特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8] 金永中;吴卫;;热分解-还原法在制备金属包覆粉中的应用[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9] 刘正光;;指称与句法[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10] 赵立峰;刘连池;孙淮;;金属氧化物力场及其在界面过程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 顾冬梅;网络传播:性别仍未平等[J];传媒观察;2005年02期[2] 张艳红;女权主义受众理论的中国化思考[J];当代传播;2004年03期[3] 曾洁,吕尚彬;大众传媒中的“性别成见”与青年女性社会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4] 刘伯红;五年来大众传媒研究对中国妇女表现的性别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3期[5] 林卡;唐琳;;论女性主义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01期[6] 张敬婕;;性别与传播研究30年发展轨迹[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6期[7] 陈阳;性别与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年01期[8] 廖声武;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女性主义研究十年[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9] 蔡骐,黄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3期[10] 郑军;沈莉;祝平燕;;“都市美形男”风潮下的性别气质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丁艳;网络传播中的女性角色弱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2] 田佳;网络传媒中的女性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数字图书馆推荐 >> 相关学科馆>>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网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