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郭建德  暴力  

《一代宗师》 王家卫的城市与民国范儿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9-08

  这的确已经不是王家卫的时代了。《一代宗师》表露的最大信息正在于此,即使它是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大赢家……

  这的确已经不是王家卫的时代了。《一代宗师》表露的最大信息正在于此,尽管电影中依然充斥了王家卫对于时间、情感、台词、镜头的超强掌控。但,《一代宗师》所呈现的内容和形式美感,俨然已经不属于当下这个被消费文化所裹挟、被后现代所解构了的社会。电影与时代的不合,内里逻辑的冲突,这次已不能用旧式的王家卫范式可以掩盖。

  很多人在对电影中如“有一口气,点一盏灯”等台词的热捧中,似乎完成了自我民国范儿的转化,事实上《一代宗师》填补的正是当下这个消费文化盛行时代下,人们自身在精神上有所亏空而盼望的怀旧之感。美国人用《艺术家》完成了对逝去美好的致敬,王家卫则选择用民国武林这个综合了两种元素的集合体,去展现所谓“中国人曾逝去的美好”。

  这一点,是为很多人所看中和被打动的。电影中的每个人都端着架子,甚至传统意义上被认为属于莽夫之列的武林高手,也都文绉绉地说着暗中藏刀、拐弯抹角的句子。且先不论这些细节的合理性,《一代宗师》通过这些诗意化的写作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王家卫所认为的民国武林,而且这个武林是被充分王家卫化的。在慢镜、光、造型等视觉语言的极致运用上,《一代宗师》的面子十足好看。

  然而,其所建立的民国范儿却多是被细致拿捏过的腔调和作态,不只是主角被精雕细琢过,甚至边边角角也被刻意安排。这份认真是王家卫的负责,但内里的过度刻意显露的却着实是王家卫对所谓民国过于个人化的建构。当武林人士嘴里念叨的是本该Cop663和周慕云等人的台词的时候,民国武林和社会的复杂性就被抹平,一种违和感便油然而生,而且这种违和,是无法再用王家卫的个人风格去解释的。毕竟,与他之前的作品不同,《一代宗师》是写实的作品。

  时代的不同带给王家卫电影的影响不止于此。在他之前的系列当中,现代、后现代、未来被他用巧妙的剪辑和时间穿插不停地解构建构,从而传达出一种更为个人式的意念传达。回过头看王家卫的创作,实际上他最精彩的时期,还是上世纪90年代。《旺角卡门》、《重庆森林》、《阿飞正传》、《堕落天使》、《春光乍泄》等创作,都集体地在展现城市中人在现代的焦虑和困惑,在当时那个盛行现代性的光景中,王家卫就用一种后现代的方式肢解了这些焦虑,为当时庞大的知识青年群体建立起另外一个角度的心灵乌托邦,这个乌托邦里充斥了王家卫所表达的那些与数字和时间有关的记忆。因此,当《一代宗师》仍然以相似的外貌出现,就必然引发了这个群体的集体式回忆,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共鸣。然而,短暂的共鸣之后,还剩下些什么?显然,这些人已不是当初,而这个社会的现代性早已被后现代冲击得体无完肤,情境不再,情难如昨。

  如前所说,王家卫90年代的一系列电影,甚至包括《东邪西毒》这个在当时充满后现代意味的电影,都集中展示了现代的焦虑和不安以及游移不定,城市在此之间以现代化的风景线提供了故事发展和王家卫跳跃性叙事的坚实靠山,也正因为有城市的现代性在其间,所有的不解和跳脱都能被后现代的影片内涵所诠释。因此,这对于观众来说,不再是突兀,反倒成就了王家卫“作者导演”的身份和国际声望。

  然而,到了《一代宗师》这部电影,这份坚持是要被画上问号的。民国相对现代城市,已然不具备用现代性和后现代解释的可能性,虽然中国现代性的起点被认为诞生在那个年代。那么,王家卫仍然用自己构成城市经验的那一套视觉元素和叙事表达的策略,就会显出一丝难以适应。

  《一代宗师》中武林人士所生活的武林的消隐,背后蕴含的因素实际上是现代城市生活的兴起,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更深一层其实便是现代性被不断建立的过程。电影中叶问不断地用集体照留住影像,便是对逝去和无法抓住过往的一种保留。这种颇为个人情怀化的怀旧,展露的就正是无力感。不只是影片中面子美而里子的无力,同时也是王家卫自己对目前状态下艰难转型之路的书写,这份艰难,被一五一十地写进了《一代宗师》的尴尬中。

  《一代宗师》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难看或者不好的电影,相对很多华语电影来说,它是一部很合格的作品。如今它能在微博上因口碑的两极而演化成一个电影事件,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部电影所拥有的可读性。我在这里所表达的,也仅仅是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王家卫电影的创作与当下社会的一种适应性。更为重要的是,《一代宗师》自身也拥有被探讨和解读的文本条件。

  现在看来,“念念不忘,必有回想”一句话,倒是像极了王家卫对当下自我电影人生的一种写照,在权威性被新生代和现实社会不断冲击和消解的过程中,王家卫真正是用《一代宗师》完成了一次对自我的映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网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