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进入邯郸 1938年,日军下元熊弥团,沿邯长大道西犯,企图侵占晋东南地区。2月10日出武安犯龙虎、西戌、偏店,12日至井店,受到国民党东北军骑兵第四师(简称骑四师)王奇峰部阻击。与此同时,国民党四十七军一七八师由林县进入涉县抗日。该部大部分是四川人,又在四川驻防,故称川军。川军不少成员是共产党员,部分中下级军官由地下党员担任,他们积极主张抗日,政治、军事素质高、军纪好。这支部队由合漳到达青峰山后,兵分两路,一路顺大道直达涉县城,一路经连泉、小车到达更乐、北岗,从右翼阻击。当时骑四师在井店村北阻击日军战败,退回偏城。川军即在龙岗山构筑工事,阻止日军向县城进犯,激战两天两夜,终因众寡悬殊,又无援军,在伤亡较大的情况下,向神头方向撤退。2月16日,川军退至皇后岭、大小湾一带,与一二九师新一旅一部配合,依险要地势,居高临下,与追击日军激战,日军伤亡惨重。2月18日,日军由汉奸高承祖引路,绕到川军背后,使川军腹背受敌。川军弹尽粮绝,只得弃阵退走,东阳关失守。这次战斗歼灭日军1000余人,川军伤亡2000余人,余部突出重围,退至长治。 响堂铺伏击战 1938年2月起,日军调集重兵向晋东南地区侵犯,邯(郸)长(治)之间日军汽车来往频繁,沿大道设兵站,布据点。为阻击日军继续向西侵犯,一二九师首长决定以响堂铺为中心,在西起东阳关,东至椿树岭30里的狭长地带伏击日军。副师长徐向前亲临前线侦察地形,制定作战方案。部署七六九团(陈锡联部)和七七一团(徐深吉部)为主力,埋伏于公路以北神头、后宽嶂一线山地;另派一支部队埋伏于南山脚下,以防日军南窜占领高地;七七二团(叶成焕部)埋伏于皇后岭,以阻击黎城和东阳关西来增援的日军,并掩护八路军伏击部队右后方安全。七六九团以4个连兵力埋伏于椿树岭,以阻击涉县城增援日军;另派1个连至杨家山踞岭坚守王堡一线,以保证伏击部队后方安全,形成口袋形的伏击网。3月30日晚,八路军部队进入阵地。刘伯承、邓小平、李达在后秋峪的山顶上开设指挥所。徐向前前沿指挥所设在响堂铺村外公路旁小山丘上。31日8时许,日军一零八师团和十四师团所属2个汽车中队共180辆汽车,由西向东经黎城、东阳关开来,9时许,全部进入伏击圈。副师长徐向前一声令下,伏兵突起,枪炮齐发。开在前面的汽车被特务连击毁,后面的汽车被七一一团阻住退路,中间的汽车夺路而逃者,互相乱撞。日军惊慌失措,乱作一团,部分日军向南山脚溃逃。埋伏在那里的八路军所部立即迎头痛击,日军丢下一片尸体,全部被歼。驻黎城、东阳关的日军出动步兵300余人、骑兵100余、迫击炮4门,企图救援响堂铺被围日军,遭到埋伏在皇后岭的七七二团迎头痛击,只好缩回东阳关。与此同时,驻涉县城日军出动400人、汽车6辆,也去救援。在椿树岭即被七六九团打退,并击毁汽车1辆,日军仓皇逃回县城。此次战斗,经2个多小时激战,共毙伤日军400余人,缴获迫击炮4门、步枪200余支、轻重机枪30余挺,烧毁日军军车180辆,击退东西两路救援日军800余人,八路军战士伤亡317人。下午4时,日军派飞机十多架轰炸,八路军早已安全转移。响堂铺伏击战亦称神头河之战,是抗战初期威震中外的战斗,它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广大军民的抗日信心和坚强意志。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