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热传 一名战士在跳伞训练中遭遇突发状况 战士和地面指挥员冷静处置 最终成功着陆 突发险情 这样的临危不乱和“高超”操作 网友如此评论 军人的素质 在这里显现 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 突发状况不可避免 但危急时刻 军人的表现 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冷静” 2018年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国舰载机首飞第一人”戴明盟荣获“改革先锋”称号。驾机飞行近30年,他也遇到了诸多危急时刻。1996年8月,25岁的戴明盟遇到了他飞行生涯最严重的一次险情。 戴明盟在飞行训练中。(资料图) 当时,他和教员驾驶着一架教练机执行仪表课目训练。在高度2000米左右时,忽然听到“砰”“砰”的爆破音,座椅两边开始冒白烟。从下面看,天上的飞机拉着长长的火焰。两个指挥员几乎同时拿起话筒喊:“快跳伞!” 就在此时,戴明盟和教员冷静又迅速地观察了周围,发现下面是一座炼化厂,如果跳伞,着火的飞机一头栽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们决定趁飞机还能操纵再往前飞一点,找到一片开阔的田野才跳了下去。后来调查事故的人说:“你们再晚几秒或十几秒钟,就再也跳不出来了……” 歼-15舰载战斗机滑跃起飞。(资料图) 故事还没完。戴明盟降落到距离地面几十米的时候,忽然发现底下那片菜地上全是竹竿,也就在一瞬间,他看到菜地里有个戴着草帽的农民,借用草帽大小他冷静迅速地估算了竹竿间的间隙,发现只要瞄着一根竹竿下去就能避免被周围竹竿扎到。落地之前,他就按照预想的方法用脚贴着竹竿、扭着身体,最终安稳降落。 资料图 这样的心理素质和高超操作,令人叹服。 2018年11月,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新飞行员带飞训练。 13时59分,就在新飞行员刘畅和带飞教员李雷生驾机返场准备复飞时,战机“左滑压”灯突然闪亮,刺耳的语音报警瞬间响起:“左发异常,左发异常……”李雷生立即向飞行指挥员报告。指挥员准确判断空中特情,令他们停止复飞,准备着陆。此时,语音报警再次响起:“左火警,左火警……” 飞行资料图。 李雷生冷静提醒刘畅 :“保持好状态,正常做动作。” “明白。”刘畅临危不惧,保持冷静,坦然将战机对准跑道。接地、放伞、刹车、投伞、脱离……动作中丝毫没有显露一丝慌张。 14时05分,飞机安全着陆。 14时05分,他们驾驶着已经起火的战机安全着陆。
应急分队方法得当、迅速就位、对飞机实施灭火。 飞机落定还没停车,浓烟就从垂尾根部冒了出来,随即蹿出火苗。着火点离油箱很近,随时有爆炸的危险,但地面保障官兵全都第一时间冲了上去,这全是官兵们保护飞行员和战机的本能反应。 70秒,你能做些什么?2017年8月24日,我军某陆航旅在飞行训练中,飞行员李燕曦驾驶的直升机突遇空中特情,在飞行员的果断、冷静处置下,避开了周围的村庄,并在70秒的时间内安全着陆,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资料画面。 这样的冷静沉着,充分体现了中国军人的素质。 短短的时间内 军人的“冷静”能够化险为夷 但有时候 他们也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张超(资料图) 2016年4月27日12时59分,29岁的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一级飞行员张超驾驶战机执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着陆后,已经接地滑跑的飞机突报“电传故障”,机头急速大幅上仰,瞬间离地。在飞机超过80度仰角情况下,张超被迫跳伞,坠地后受重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现场视频和飞参数据显示,从12时59分11.6秒发现故障到59分16秒跳伞,短短4.4秒时间里,张超竭尽全力推操纵杆,制止机头上扬。生死边缘,张超仍在试图挽救飞机。 王成龙(资料图) 2018年9月12日,王成龙所在部队进行魔鬼周训练的第一天凌晨,部队开拔后,作为指挥员的他在队伍后侧收尾。突然,一辆失控的违规大货车,向昼夜行军的队伍疾驰而来。危机时刻,他义无反顾挡在了战友身前。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 杜富国(资料图)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杜富国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 你退后,让我来 ”。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只是受了轻伤。 短短的几秒时间 他们的判断 更加凸显了军人的使命大爱 什么叫“冷静” 什么叫“判断” 什么叫“选择” 在中国军人身上 你可以得到最闪光的答案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国海军网、中国军网八一电视 等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