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证过程朝核问题不适合用“修昔底德陷阱”的说法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国际政治学的术语,由美国政治学家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发明,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概念来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名言——“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 “修昔底德陷阱”在国际关系中是否不可避免?艾利森自己曾进行过检验,在近代史上他曾找到了16对存在竞争关系的案例,如17世纪英格兰挑战荷兰,20世纪初日本在远东挑战沙俄,结果发现,16对中有12对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以战争告结。只有4对,如20世纪早期美国在英国面前和平崛起,美苏争霸时最终没有爆发战争,避免了陷入“陷阱”。艾利森认为,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以及一定的外部条件,才有可能实现②。 然而东北亚、朝鲜半岛的局势并不符合“修昔底德陷阱”的前提。朝鲜并不是“新崛起的大国”,朝鲜半岛也并不是朝韩两国单挑,而是至少有六国在半岛上有重大利益,外部因素影响很大。所以,这个问题上并不适用“修昔底德陷阱”。 不少西方学者用“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来讨论中国是否会和平崛起用“黑暗森林”描述东北亚局势抓住了关键:各方不信任,不信任导致紧张局面“黑暗森林法则”,是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提出的概念,原文涉及的内容较多,可以做一个概括——“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③。 为何刘慈欣笔下的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这当然只是一个虚构的猜想,但其中的一个依据确实是很值得讨论的——互不了解的文明之间会存在猜疑:为了自身的安危,在不了解对方、不知道对方是否有敌意的情况下,会有戒惧、防备心理,乃至会主动出击。用傅莹的话来说,“黑暗森林”指的就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和信任的环境”。 通过“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威慑”,弱国可以进行自保就朝核局势来说,用“黑暗森林”来形容是很合适的。对于朝鲜而言,强敌环伺之下,忧心的并不是如何崛起,而是如何生存。为此朝鲜决定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目的是对周边国家形成“核威慑”,保护自己。一个小国、弱国为何用“核威慑”可以自保呢?这是基于“相互确保摧毁”理论——美国可以用核武器乃至常规武器就把朝鲜摧毁,但在被摧毁之前,朝鲜可以用近程导弹与核武器把美国的盟友韩国和日本重伤,这个代价是美日韩承受不起的。 而朝鲜的“核威慑”要发生作用,很重要一点在于“模糊策略”,这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指朝鲜主动在核威慑问题上保持适度模糊,让对方去猜测朝鲜核实力、核反击时机和规模,增加对方决策的难度,有助于提升朝鲜有限核力量的威慑效能,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在一些军事战略书籍中找到④。客观方面是指对于美日韩来说,分析朝鲜的核威慑时,总会涉及不确定的人为因素,尤其是领导人的政治常识、个人理性和官僚机构的互动以及 “ 猜测”、冒险”等等举动,这些都客观上加强了朝鲜可能存在的“核威慑”。在南亚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核平衡”中,印度在核技术和实力方面占有优势,但由于巴基斯坦核能力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取得了平衡⑤。 对于美日韩来说,朝鲜就是一个黑暗森林中“别的生命”,能确定朝鲜具有敌意,但不清楚对方有多强大,所以对此非常忧虑。 解除“黑暗森林”状态,需要透明的核查然而“相互确保摧毁”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多数国际政治专家认为核威慑理论存在难以克服的悖论,因为核威慑要求“必要时以不惜最终使用核武器,阻止对手的核冒险行动”,这必然就存在诱发核战争的潜在危险。因此从冷战时期开始,美苏两国就进行了核裁军,就连“被默认”拥有核武器的印巴两国,也默契地维持了“最小限度核威慑”⑥。 对于有核国家而言,让无核国家获得核武器,形成“黑暗森林”状态,是难以容忍的。要想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解决有核国家和无核国家的矛盾,只能通过谈判,无核国家让国际社会对其核能力进行检查,换取其他方面的利益。历经多年的“伊核问题”就是通过这个方式解决的。朝核问题无疑也应该用这个方式进行解决,如果朝鲜方面不答应,一意孤行谋取核能力,那就只能推进制裁。 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在伊朗检查核设施(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