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翱翔的三代战鹰。 东海雄鹰振长空 现代空战,何以制胜?对飞行员来说,每一次战斗起飞并不是简单的飞行,完成一次任务,而是准备作战,上去打仗—— “和平年代,人们总感觉战争很遥远。而对我们来说,每次战斗起飞,都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甚至,不仅仅是斗智斗勇。” 东海之滨某机场,在战机起飞的巨大轰鸣声中, 听着有“海空雄鹰团”之称的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团第三十任团长陈刚的讲述,记者感觉离战争和较量如此之近。 2013年11月23日,我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俯瞰地图,这片区域恰如我国领空东大门外的一面盾牌,新一代“海空雄鹰团”人正是忠实的守卫者。 随时准备升空作战 在机场跑道旁边不远,有一个两排简易房组成的外场战斗值班室。巨大的发动机试车的轰鸣声,让谈话必须趴在耳朵上或者借助手势才能进行。 值班室外,记者看到,4个由飞行员在休息时间自发用碎石子拼起来的1米见方的大字——“祖国放心”,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 走进一间9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陈设简单,只有两张床,一台工作用的计算机,以及一些飞行战斗装具,这是用来供值班飞行员休息的,飞行员在机场进行战备值班,抗荷服24小时不离身,手枪时刻挂腰间,确保当空情警报响起时,可以随时起飞。 近年来,个别国家明显增强对我国的情报搜集工作,利用侦察机、无人机,甚至战略轰炸机进行试探和挑衅。不少飞行员都有和外国军机“短兵相接”的经历,语音警告、外逼等已经算是维权常规动作。有时,双方仅相距十几公里,进入导弹攻击范围以内,任意一方稍不冷静,就可能擦枪走火。 一次,我方战机警报声大作,灯光闪烁,才知道刚才一瞬间被敌机火控雷达锁定。 “2001年4月1日,王伟烈士起飞前肯定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我们也是一样,上了飞机,就要放弃自己的一切。” 该团参谋长罗长明说。 自承担我国钓鱼岛维权任务以来,短短两年时间,该团已累计战斗起飞上千架次。 对飞行员来说,每一次战斗起飞并不是简单的飞行,完成一次任务,而是准备作战,上去打仗。团长陈刚说:“每当你驾机从公海飞回祖国怀抱,从海空云端看到大陆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这就是我的祖国,那种欣慰和自豪的心情自心底油然而生,再苦再累也觉得值。” 盯着对手过日子 2013年11月23日,东海防空识别区划设当天,该团就奉命升空起飞。这几年,该团在担负繁重训练任务的同时,每天都有数架飞机24小时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几乎每天都要战斗起飞,前出查证、侦查监视、驱离外逼。 这是一支历史厚重、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更是一支深受“最高统帅巨大信任、关键时刻真正顶用”的王牌之师,在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作战中击落击伤敌机31架,曾三次被毛泽东主席点将出征,取得了“同温层开炮”“零高度歼敌”“双机对头着陆”等团队空战史上的“八个首创”,铸就了“忠诚善战、气霸海空”的“海空雄鹰精神”,1965年10月29日被国防部授予“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 英雄的荣光永远在战场,胜利者的胜利永远在下一场战斗!2013年1月,浙东沿海某机场,雾霭弥漫,大大超出战机的最低起飞条件。“丁零零……”突然,上级指挥所传来战斗起飞的命令。正在担负值班任务的时任大队长陈小勇、副大队长李超心里很清楚,一旦本场的天气也变差,周边将没有机场能够保障他们降落。 危急时刻,陈小勇、李超经过细致协商毅然决定起飞执行任务,驾驶战机直奔当面海域,执行掩护任务,兄弟单位随即通过数据链发来了“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的褒奖电。 返航途中,飞机一进海岸线就全淹没在云里,地标根本看不见,跑道也无法辨别,飞行员只能靠座舱仪表指示进行盲降。凭借着过硬的飞行技能,陈小勇和李超沉着果断,默契配合,驾驶战机稳稳降落。 新世纪之初,该团在海军首家改装某型三代战机。然而,现代的空战样式也走进了“发现即摧毁”的信息化空战时代。 现代空战,何以制胜? “虽然空战的样式变了,但老一辈雄鹰人给我们留下了克敌制胜的法宝——拿敌练兵,盯着对手过日子。”团长陈刚说,半个世纪前,战斗英雄舒积成为了打下敌机,每天都在琢磨敌机的飞行轨迹,并设想各种击落敌机的战法:起飞、跃升、搜索、接敌、开火,一个不漏地做动作。有时晚上想到一个问题,就赶忙记下来。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在15500米的“同温层”击落美制RF-57型高空侦察机。 那年,海军首支三代机“蓝军分队”在该团成立,模仿主要作战对手的作战样式,寻找现代空战克敌制胜之道。 “要把未来对手的作战思想、作战方法和作战样式搞清楚,作战中就要用敌人的思想去思考。”曾是首任骨干成员的团长陈刚如是说。 “难!太难了!”这是飞行员何鑫刚接触蓝军分队训练时最大的感受。三代机的操作理念、作战理念和二代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以前自己的“习惯”都要打碎了重来。 雄鹰喙羽始艰辛。经过几年的苦练精飞,一支形神兼备的“蓝军”应运诞生,搅活了训练场上的一池春水。 2011年以来,外国某型无人侦察机多次在我近领海线附近开展侦察活动,活动频繁,气焰十分嚣张。 该型无人侦察机,有“大气层侦察卫星”(即“全球鹰”无人机——观察者网注)之称,具有低速、高空飞行特点,难以跟踪发现和侦察拍摄。 面对难题,该团飞行员主动研究跟踪监视方法,认真搞好战术协同演练。 一天,该型无人侦察机再次来犯。 飞行员唐飞龙、曾建泽驾机冒雨起飞,迅速到达指定空域。 由于该型无人侦察机高度高,且该高度层有民航通过,难以拍摄取证和跟踪监视。 曾建泽、唐飞龙保持飞机状态迅速提升飞机至临界极限高度,跟踪监视并积极主动多次调整飞机状态进行拍摄取证,在全军首次成功取得第一手视频图片资料,彰显了“蓝军分队”的雄鹰本色。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