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暴力    郭建德

天水市政府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3-2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理解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内涵,既要重视科技创新能力,也要跳出科技看科技。


进一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还在于深化创新驱动,推动科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必须进一步强化战略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三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源头供给,为应对风险挑战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筑牢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根基。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切实贯彻到科技工作的方方面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和深邃内涵。


一是深刻理解必须坚持党对科技事业全面领导的论断。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提高政治站位,确保科技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战略谋划、政策制定、工作推进上始终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来开展。


二是深刻理解科技是国之利器的论断。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驱动作为国策,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三是深刻理解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的论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把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


四是深刻理解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的论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夯实基础,储备长远,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重大科学问题部署,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五是深刻理解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论断。科技创新不能自我循环、不能停留在象牙塔内,要融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全过程。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六是深刻理解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论断。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科技创新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七是深刻理解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论断。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


八是深刻理解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论断。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全面系统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对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方法的总结,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推动新时代科技改革发展的具体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为现代化事业输送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准确把握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内涵,牢牢抓住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明确要求。创新型国家是以科技创新作为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以技术和知识作为国民财富创造的主要源泉,具有强大创新竞争优势的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接续发展、一脉相承的。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走创新发展之路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我们既要注重借鉴国际经验,更要结合自己的优势特点走特色发展之路。理解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内涵,既要重视科技创新能力,也要跳出科技看科技,强调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支撑引领作用。我们理解,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几个基本标志:一是具有较强科技实力,国家综合创新能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部分领域世界领先;二是形成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建成若干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和高水平创新基地,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效率大幅提高;三是初步形成创新型经济格局,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初步扭转,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四是基本形成创新型社会格局,创新成果惠及人民群众,高质量就业快速增加,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稳步提升,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不断扩大,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18年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稳步提升。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预计为2.15%。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到418万人年,居世界第一。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列世界第17位。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次数稳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过58.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168个国家高新区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3万亿元,出口总额3.3万亿元,实际上缴税费1.7万亿元。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78万亿元。


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中既蕴含机遇,也面临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是我们面向未来必须抓住的重大战略机遇。当前,基础前沿领域孕育重大突破,交叉融合态势更加明显,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相互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创新模式向网络化、生态化转变。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科学、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加速突破,颠覆性创新持续涌现。尽管在开放条件下推进自主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仍要看到,“危”与“机”并存,变中有忧,忧中有机,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轨道变化,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难得的赶超“机会窗口”。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也要继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聚四海之力,汇八方之气,为我国科技创新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科技创新还没有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突出,创新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偏少,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机制和生态环境还有待完善。目前,离2020年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必须对标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冲刺攻坚,努力补齐短板,全力完成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各项重大任务。


加快创新驱动步伐,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强大引擎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重要支撑,是促进实体经济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赋能实体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逐步积累。进一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还在于深化创新驱动,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资源环境、医疗健康、脱贫攻坚等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要求科技创新成果与社会民生改善的实际需要紧密对接,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思路上,科技工作要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围绕支撑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突出“四个更加”。一是更加强化“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化政府在规划布局和重大任务凝练中的决策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中力量攻关,近中期解决“卡脖子”问题,长期构建国家先发优势。二是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都要强化原始创新,要加快推进从跟踪型研究向开创型、引领型研究转变,特别是要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不断创造和拓展新的优势领域。三是更加注重开放合作,既要坚持关键领域自主可控不动摇,也要坚持开放合作的方向不动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共赢格局。四是更加注重创新生态,既要形成激励全社会创新的氛围,又要加强约束、坚守底线,推动作风学风大转变。


在政策上,要针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优化资源配置进行精准施策。一是围绕人才放权、松绑、激励、服务等,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策,进一步释放科技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二是把社会资源更多地引导到科技创新上,把人才、项目、基地等创新资源优先配置到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上,加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投入。三是强化已有政策落实,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研,及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


在重点上,要抓好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和长远发展需求的重大任务落实。一是完成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编制,谋划好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战略路径。二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增强企业、产业和区域创新能力,形成对科技创新的全面支撑。三是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项目,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产生更多原创成果。四是牵头组织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大国际引才引智力度,深化与创新大国和关键小国的合作,形成高水平开放创新格局。五是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建设,转变作风学风,加快培育形成良好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科技工作必须砥砺前行,攻坚克难,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采集侠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