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暴力    郭建德

中物院:于敏院士毕生奉献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1-18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于敏院士生前所在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物院)当天发布讣告缅怀说,于敏院士毕生都奉献给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在氢弹研制许多关键性问题上,他都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

  于敏院士幼时家境贫寒,青少年时期经历了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两个历史阶段。他痛感民族屈辱之悲愤,立志要学好科学,报效祖国。

  

中物院:于敏院士毕生奉献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有“中国氢弹之父”美誉的于敏院士(右)。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于敏从北京大学毕业,攻读研究生的同时兼任助教,他以量子场论作为研究方向,完成《核子非正常磁矩》的研究论文,在物理基础理论研究上已崭露头角。1951年,于敏奉调从北京大学来到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必须放弃自己的兴趣和已经有所成就的研究方向,改做“原子核理论”研究,这是他人生道路上一次重大抉择。

  1961年1月,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请于敏参加氢弹理论预先研究。于敏再次义无反顾放弃已经卓有成就的基础理论研究,全身心投入氢弹突破的大系统科学工程中,这一干就是40多年,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全部奉献给了中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

  创业伊始,面对新中国的贫穷落后,面对没有原子弹的基础,面对超级大国的严密封锁,一切必须从零开始。于敏带领30多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氢弹预研小组,从基本物理学原理出发,凭借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和民族自强不息的信念,经过4年不懈努力,不仅解决了大量基础课题研究问题,而且探索出设计氢弹的途径,编制了计算程序,建立和初步研究了有关模型,提出研究成果报告几十篇,为氢弹原理探索奠定坚实基础。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研制进入冲刺快车道。1965年1月,于敏和邓稼先、周光召等科学家一起,向氢弹原理的突破发起总攻。为加快氢弹研制速度,于敏提出另辟蹊径的建议。9月底,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上海对加强型原子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他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机房,常常顾不上吃饭,反复仔细查看计算机纸带,研究分析计算结果,解决了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改编和研制了大型计算程序,对加强型原子弹做了大量系统的计算,终于发现驱动热核材料聚变燃烧的途径,找到热核材料充分燃烧的本质和关键所在,攻克氢弹原理设计的第一关。于敏接下来乘胜追击,在完成原来加强型原子弹优化设计任务的同时,开辟另外一条战线,探索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经过连续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于敏提出精巧结构,形成了从原理到结构基本完整的中国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1966年5月,中国第一颗助爆增强型原子弹爆炸成功,为氢弹理论研究提供了实测数据。1966年底,中国首颗氢弹核扳机和被扳机设计冻结,进入制造阶段。1966年11月,中国氢弹原理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使用图16轰炸机空投完成首颗氢弹的爆炸,爆炸当量330万吨,标志着氢弹研制圆满成功,创造了世界最快的原子弹-氢弹突破速度。于敏以他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能在复杂纷乱的现象和数据中理出头绪找到关键,在氢弹研制许多关键性问题上,于敏都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甚至有人称他为中国的“氢弹之父”。

  中物院表示,于敏院士一生热爱祖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氢弹研制圆满成功之后,于敏还为中国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以及其他核武器研制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院士这样的肺腑之言至今仍掷地有声。(完)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采集侠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