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将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培训列入重点 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中央社院”)今年4月的培训班次表上,第四期新疆中青年爱国宗教人士培训班(2月至6月)、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研修班、全国汉传佛教教材编写研修班、上海道教主要教职人员培训班、基督教神学院教师研修班、伊斯兰教中国化专题培训班等6个宗教类班次赫然在列。而这仅仅是中央社院今年拟举办的70个宗教班次中的一部分。 据介绍,自1991年至2002年,中央社院举办过23期中青年爱国教职人员读书班。此后,虽然陆续举办过一些宗教类班次,但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长期举办。 2016年,中央社院新一届党组面对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并制定了教学改革方案,获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批准。这一年被称为中央社院的“改革元年”。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央社院全面恢复宗教界人士的培训工作。 “2016年,我们把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培训列入重点,开展向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人士等讲清中华文化的教培项目。经过3年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袁莎介绍,2017年,共举办23个宗教类班次、人员超过1200人。这是什么概念?等于是过去十几年的培训量。2018年,这一数字再次刷新为50期宗教类班次、2500人。 目标:建立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训新机制 中央社院是如何产生的,究竟在做些什么?70年前,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逐渐形成,这就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就是这一制度的产物。 4月25日,上海道教主要教职人员培训班全体学员参访北京白云观。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供图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应民主人士提议,毛泽东同意,周恩来、李维汉等人组织筹建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16年,中央社院建院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贺信。 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这是党中央关于社院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其中第十八条规定,社会主义学院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举办基层宗教人士培训班,第十九条把宗教界代表人士纳入专题研讨班。《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为继续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培训提供了重要依据,进一步凸显了宗教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要问中央社院近年来在履行职责方面做了些什么,中央社院党组书记潘岳经常用“教改”二字概括,即建立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训新机制。宗教人士的教育培养工作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响: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效果明显 “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发达、文化多元,上海道教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在道教中国化方面有所建树。”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王君力在4月23日上海道教主要教职人员培训班开班式上说。 王君力还记得2016年上海天主教界在中央社院的培训班结束后,一位神父写了洋洋洒洒16页的总结,“中央社院举办的宗教类培训班,无论起点还是层次都非常高,每位学员都能受到启发和帮助,效果很好。” 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神学思想建设基地,神学院校是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基督教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证。“目前,全国22所神学院校在校学生已经超过3700人,专职教师已近400人。每年都有千余毕业生走进教会,作为爱国爱教的接班人而成为建设中国基督教会的新鲜血液。”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单渭祥4月24日在基督教神学院教师研修班开班式上说。 “来自神学院校的教师代表不仅是教学骨干,还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有力推进者,肩负着为中国基督教培育英才的重大使命。他们政治觉悟、人文素养、神学思考能力的提升,就是未来广大教牧人员的提升。”单渭祥表示,此次中央社院安排的课程针对学员需求和实际,对于学员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地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无疑大有裨益。 “在2019年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分批次地对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十届理事、代表和地方伊协负责人进行培训,意义重大。”4月24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在伊斯兰教中国化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说,培训班的学习内容不仅包括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还包括宗教法治化建设、特别是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以及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专题学习和研讨;不仅包括对国内外伊斯兰教形势的全面掌握与了解,还包括各地伊协骨干力量对本职工作的交流与沟通。 “尽管培训时间不长,但是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既能充实宗教理论知识、政策法规,也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与学员日常工作密切相关。”杨发明鼓励学员要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效。 4月1日至5日,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研修班在中央社院举办。研修班的课程分为党的理论与宗教政策版块、佛教文化艺术版块,后者包括茶道专题讲座、古典诗词创作、书法基础技法解析、墨兰技法赏析4部分,涵盖了茶文化、书法文化和国画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学员们在寺院就经常进行这些传统文化实践,这次的课程内容让他们了解了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整体脉络。”中国佛教协会综合研究室主任明杰法师说。 “中央社院我来过多次,最早是1996年。”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吉宏忠道长说,每次来到中央社院学习,都感到收获满满。所以,此次他带领上海市道教协会、上海宫观的主要负责人一行30多人前来学习。“学员普遍反映课程具有针对性,不虚此行。中央社院还有意组织我们举行跨宗教的座谈、交流,我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 “我是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一名基层阿訇,在中央社院最大的收获,就是作为中国人,要在思想上强化‘五个认同’。各大宗教的学员们在这里和平友爱地相处、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体现了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伊斯兰教中国化专题培训班学员、宁夏同心阿迎科清真大寺教长杨茂平说。 交流:互相学习,启迪思想 在袁莎看来,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群体带着不同思想和疑虑汇集在中央社院,完全可以就重大宗教理论、现实问题、宗教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信息交流、观点对话与深度访谈。4月26日,上海道教主要教职人员培训班、基督教神学院教师研修班、伊斯兰教中国化专题培训班近30名学员代表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近日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河南调研宗教工作时的讲话精神,聚焦宗教经文中国化、宗教间的中华文化交流对话两大主题,由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交流思想认识和贯彻落实过程中的经验做法。 “今天,在课堂上重温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让我感到建好中国教会任重道远,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已是第二次来到中央社院学习的东北神学院副院长沈光玮说,和20年前相比,紧跟时代步伐的中央社院变化很大,“这里是我人生成长中值得纪念的地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文化课设置占到40%,涵盖文、史、哲、政4个方面,特别加强了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陕西圣经学校副校长、教务长陈鼎亮介绍,学校开设宗教介绍相关课程,组织学生到城隍庙、寺庙、清真寺、天主堂等宗教场所实地考察,深入认识各个宗教在文化与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鼓励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先做一个倾听者,尊重对方的话语权,在对话时能够求同存异。”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讲师张祎娜告诉记者,培训班的课程设置目的是开阔学员眼界、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而召开座谈会意在能够使学员有所触动,让不同宗教之间互相学习,彼此借鉴经验、启迪思想、创新成果。“虽然中国化的主体是宗教界,但需要政界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学界的学术理论作支撑。作为中央社院的教师,我们很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责编: 胡瑛)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