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暴力    郭建德

守住教育底线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4-13

  浙江省教育厅4日发布通知,要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测评不得考核学科具体知识点,严禁借招生之际以问卷等名目“考家长”。通知要求,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必须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有关义务教育免试入学的规定。 (《现代金报》)

  古往今来,我国教育一直奉行一种理念,亦或是一条原则和底线,那就是有教无类。即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能因为贫富、贵贱、智愚等原因将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这既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更是蕴含于“义务教育”法规中的立法真谛。

  一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把“考家长”设为招生门槛,或不无对“拼爹”、拼家庭的隐性考量,这显然有违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严禁招生“考家长”,无疑彰显出守住教育公平底线的决心。

  “免试入学”原本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招生方式的明确规定,体现的既是法定“义务”也是公民权利。但一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借着民众对“择校”盲目热捧的痴狂,公然擅自组织违规入学考试,希冀以“掐尖”手段争夺所谓“高质量”生源。当国家明令叫停这种违规行为后,他们又以或明或暗的方式“考家长”。名为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培养方式,实则就是要探明家长的经济状况、学历素质和基因传承,有的甚至不惜为此“查三代”。

  据媒体披露,曾有上海某民办小学公开表示喜欢招收“收入高、家境好、机灵、家长陪伴时间足”的学生。这无异于是对“门第筛选”的直言不讳。民众不解,“招生”招的是学生,即便是政策允许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面谈、学习能力测评活动,其对象也只能是面向学生,为什么要扯上父母甚至祖辈?就算是校方因僧多粥少需要 “择生”,也不该拿学生的家长去比拼、竞争。

  “考家长”不是校方遴选生源的打开方式,社会化办学也不能容许和放任悖逆有教无类、歧视弱势群体、践踏教育公平的行为。一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热衷于以 “考”招生,既是公然漠视“免试入学”的不法行为,其实也暴露其对确保教学质量的自信缺失,希冀以“高质量”生源占得先机。严禁招生“考家长”,让公办、民办站在同一起跑线,契合教育管理、呵护公平正义、顺应民众诉求、助推有序竞争,堪为兴利除弊之举。

  不过,正如有声音所喊出的“民校招生‘考家长’也考政府”那样,作为衍生于“择校”热的一种社会怪象,催生“招生考家长”奇葩举动的根源,还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奇缺。只有真正实现“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才有望消除择校、“考家长”的生存土壤,迎来落到实处的“有教无类”。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采集侠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