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暴力    郭建德

[新华网云南频道]考研题“泄漏”背后的教育功利化更值得警惕

来源:国际新闻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29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频道 > 新闻中心 >正文

考研题“泄漏”背后的教育功利化更值得警惕

2015年12月29日 16:37:21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教育部表示坚决打击组织考试作弊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微博

  刘 鹏

  据媒体报道,12月27日晚间,教育部公开表示,收到刚刚结束的考研考试有泄题的举报,已经报请公安机关调查,将严厉打击国家教育考试刑事犯罪。

  考研如此重要的考试,也出现了考题泄露问题,着实让人吃惊。但仔细回想起来,我们又多少会产生见多不怪的心理。面对这起作弊事件,首先值得我们追问的,显然是“谁这么大胆”“谁如此神通广大”等问题。

  2015年8月底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已经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相关考试作弊行为将被追究刑责。比如“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此严厉的惩罚措施,何以就刹不住一些人考试作弊的侥幸之心与行为?

  问题的答案其实也很简单。作弊入刑依然有人作弊,说明惩罚措施与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相关违法判例还不足够多,不足以警示一些心存侥幸之人。但最主要的一点,即考试之所以有作弊,是因为有作弊的需求与市场。这种需求与市场,与教育的功利化有关。

  比如高考,很多学生十多年寒窗苦读,参加考试为的并不是赢得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而是考取名校,以便日后能够谋得好工作。为此,很多学生考前彻夜奋战,但一旦进入理想中的大学,则出现“山坡放羊”的现象。再比如研究生考试,考生考前进行相关知识恶补,费尽心力,但考上之后,能够真正研究学术、潜心完善自我者,又有几人?

  因此,面对考研题“泄漏”举报,除了要从严查处、从重惩罚相关违法犯罪分子,还必须从考试与教育的目的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改进,消除人们对教育的功利化认知,避免受教育者和教育事业因过于功利化而走偏方向。比如在社会上形成更综合的人才评价体系,不去过度关注考试,不以分数论英雄,让所有考生都能摆正心态,自觉摒弃想走捷径、拿钱办事的行为逻辑,以扎扎实实的奋斗换来深造之机。

编辑:罗媛

相关新闻

新华网云南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云南分社和新华网云南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云南频道联系。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网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