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暴力    郭建德

好教育要容得下儿童的“顽皮”

来源:国际新闻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1-03

(本文刊发在《教师月刊》7、8期合刊上) 格鲁吉亚教育家、心理学博士阿莫纳什维利在他的著作《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中这样写道:长久以来,我们从事教育学和教学法体系的建设,始终无视儿童的存在,无视他们的志向,无视他们的感情,无视他们的兴趣爱好。也无视他们的个性,无视他们的自尊心,无视他们获得快乐和成功的渴望。这种高压教育学应当被淘汰,因为实际上它在培养儿童对学校、对学习、对自己的老师的否定态度。他还写到:儿童们降临人世,并不是为了仇恨自己的老师,阻碍他们的老师对他们施行教学和教育。应该相信,实际上每一个儿童都潜藏着认识现实世界的无限潜力和才能,都潜藏着对认识的渴望,也许不仅仅是对认识的渴望,而且还是对认识的激情。我认为,完善小学的教学和教育过程的全部工作,应当是改造教师的儿童观,从对儿童的强制态度转到人道态度上来。这不应该是某些教师的个人主动性问题,而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儿童的工作准则。 阿莫纳什维利像赞科夫、达维多夫等很多心理学家一样,深入研究了教育、教学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以儿童个性的观点、以人道的态度对待儿童和处理教学、教育问题,创建了他的被简单称做没有分数的教学体系(又称做以实质性评价为基础的教学体系)。他在探索、构建他的这种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始终以“向儿童学习儿童教育”的姿势行走在实验、创新的道路上,他的全部工作为我们提供了深思熟虑地解决儿童教育问题的范例和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教学法,本文拟以他对待顽皮儿童的态度和改造顽皮儿童的教育为例,表达他的儿童观和对儿童教育的主要主张。 一、充分认识儿童的顽皮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顽皮是儿童的可贵品质,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顽皮的儿童常常是这样的一些儿童:机智、头脑灵活,他们善于在一些突发事情面前施展自己的才能;乐观、活泼好动,他们善于帮助别的儿童享受愉快的生活;主动、自我意识强,他们善于给自己弥补教师在发展他们个人才能方面的失算和不足;幽默、喜欢笑声,他们善于用自己激昂的情绪去感染其它儿童;合群、乐于与人相处,他们善于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自己的顽皮…… 可是,在现实的儿童教育活动中,教师们并不了解这些,常常把儿童的顽皮视为“不听话”“与自己作对”“坏孩子”“脸皮厚”……并基于班级秩序、学习风气、学生安全等方面的考虑,通过班规、值日、评价、奖惩等一系列措施对这样的儿童严格管理、严加控制、严厉批评,从而导致我们的教育活动已经没有一点儿“儿童味”了。正如阿莫纳什维利讲的:“不用说,在某些场合,严格的禁令实在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儿童的需求强于觉悟,如果儿童不能,并且也不想安安静静,不能不顽皮,该怎么办呢?”,“儿童是自然之母赠送给人类的‘杰作’,是有生命的、精力充沛的‘自然存在物’,他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由自然之母决定的既有内在规律、又充满着无穷奥秘的‘微宇宙’。对他们施加的教育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教育者了解这个‘微宇宙’的程度。所以,认识儿童、认识儿童的顽皮这项工作,是任何一个聪明敏锐的教师一天也不会停止的,他们必然会不断深入地做下去。”

那么,如何认识儿童、认识儿童的顽皮呢?阿莫纳什维利指出:“想要了解儿童心灵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学科学的秘密,先要把每一个儿童认做是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在他看来,要认识儿童的顽皮,就应求教于顽皮的儿童,这就意味着要看到儿童们与周围世界、与各种事物和现象、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儿童的顽皮只是一本充满奥秘的书的封面。认识他们应该是在孩子们面对树林的蓝色暗影,面对山谷里奔腾的小溪,面对在初绽的花朵上飞舞的蝴蝶时;是在他们为了寻找自己所不理解的自然现象的解释,为了获得诸如“怎么样”、“为什么”这类问题的答案时;是在他们与人相处、争论、争吵,甚至疯狂打闹时;是在他们得意忘形、无所顾及、自我陶醉的个人活动或集体活动中。他们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内在的精神世界才会真正展现在你的眼前,你在认识他们的同时的也将获得完善自己教育技巧的智慧。所以,阿莫纳什维利已经习惯了他的上新课前的3分钟对话交流,对课堂中儿童表现的密切关注,课外活动中与学生的亲密接触,课间休息的共同玩耍,假期中间的师生之间的书信往来,等等事情,他都把它当成认识儿童,向儿童学习的绝好机会,从来也没有马虎过。

在认识儿童方面,阿莫纳什维利还主张教师要在充分相信、理解儿童的基础上,与儿童建立起“事实求是”的关系,他认为,这是教师认识儿童生活和开启儿童心扉的“金钥匙”。

二、正确面对儿童的顽皮 阿莫纳什维利指出:儿童的生理、心理机能尚不成熟,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贪玩调皮、充满好奇心,易于冲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自我控制力差,有时还会“闯祸”,这是他们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发展着的生理、心理机能所使然,是自然的、正常的。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像对待成人那样去要求他们,应该正确面对,用恰当的宽容、因势利导地去教育他们。 当前,之所以“保卫童年”、“保卫儿童”的呼声越来越高,正是因为我们的儿童教育容不得孩子们的本来很正常的玩耍或顽皮,整个教育生活充满着权力主义的、强制的教学形式和盛气凌人的与儿童交际形式。正确面对儿童的顽皮,阿莫纳什维利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因此,一方面要求教师把儿童看做是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自我,带着自己的童年生活加入到儿童们的童年生活中去。要站到儿童的立场上去,设身处地为儿童着想,珍视他们有感情、愿望、需求,以他们的乐为乐,以他们的忧为忧,与他们始终保持精神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以乐观主义的态度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技巧和方法,善于从儿童那里发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地同自己的教育惰性作斗争,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让那些没有创造思想的懒教师——自己的课上得拙劣到只够给“2”分,却肆无忌惮地在自己的课上给学生打“2”分的教师越来越少。我们的教师不接受儿童的顽皮,恐怕正是由于儿童的顽皮扰乱了教师们的宁静,提出了我们有时无力解决的教育问题,自己的专业尊严受到了挑战。所以,“保卫童年”“保卫儿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基于保护“儿童顽皮权利”的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爱儿童的能力”。阿莫纳什维利建议:教师要全心全意地爱儿童。这种爱,不是我们成年人所认为的那种爱,首先我们需要向儿童学习应当如何表示这样的爱。比如:儿童喜欢“儿童式的狡猾”,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中、在课堂的教学中,为什么不能“狡猾一点儿”呢?其次教师应该记住,儿童们不可能舍弃自己对玩的需求,应该把每一个学日,每一堂课都看做是献给儿童的礼物——尽量把具有儿童味的生活延伸到课堂上,让教师与儿童的每一次交往都能使双方感到喜悦和快乐。第三、最容易委曲儿童的是,在他们自认为并没有任何错误的情况下却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这就提醒教师们,我们还应该知道:我们的那些无意的忽视与呵斥,都会使儿童幼小的心灵慢慢变得无趣而无味、坚硬而虚伪起来。希望老师们当儿童“犯错误”后,应该把这种错误理解为儿童的一种对未知事物的尝试,而不能随随便便上升到道德批评的高度。 接受了这些建议,才能说明我们有了面对顽皮儿童的正确态度,但是,没有自主的专业发展行动,那是远远不够的。 三、细心改造儿童的顽皮 虽然在对待儿童的顽皮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采取压制的态度,但是,顽皮儿童的那些阻碍着他们健康成长的因素,我们也绝对不能视而不见,放纵不管,这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细心点、再细心点儿。 阿莫纳什维利为我们提供的方法论是:首先要善于去跟具有不同个性的顽皮儿童的愿望打交道,不但应当去尊重他们的愿望,而且还要以真诚的态度表示对他们的这种愿望的极大兴趣,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教师还要不断地去向他们学习、探索能帮助他们实现愿望的教育方法。需要提醒的是:教师应当深刻地了解儿童的愿望、志向的逻辑,及其与真正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的相互联系。虽然不是孩子想要的一切都能与他的全面发展相联系,但是教师对儿童的一些不合理的需求或愿望也绝对不要随心所欲地、强制地去“禁止”,因为被禁止的东西,往往诱惑力特别大。他建议教师们:应当用孩子感到困难的东西去替代被禁止的东西,甚至让被禁止的东西变成被允许的东西,而且要展示出其中的艰难性。 他在《孩子们,你们好!》中以“课间休息的教育学和儿童的顽皮”为题写了一个关于改造儿童顽皮的案例。在阿莫纳什维利看来,学生在半个学日里有5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如何打发这50分钟时间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要知道,对于儿童来说,需要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有事可做,而不只是呆头呆脑地在走廊里踱步。但是,如果周围没有任何有助于儿童饶有兴趣地消耗自己的体力和满足他们的认识渴望的那种可能性呢?请恕我直言,在那样的情况下,孩子们要么会巧妙地把自己伪装起来,从表面上看,好像规规矩矩,要么在顽皮的需求强于觉悟的情况下,做一些在我们成人看来是不守纪律的事情。”基于这种考虑,他对学生的课间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在走廊里我给他们准备了跳绳、长大两米的画板、一块长黑板、写有单词、成语、绕口令、谜语和数字的横幅、儿童杂志、画册、地球游戏……大课间的时候,我就会领着孩子们一起玩,或者主动地来到某个孩子身边进行交流……所有这一切,我将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而适时进加以变换。” 在改造儿童的顽皮这个问题上,他还主张:“每一个儿童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无与伦比的,每一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心灵和智慧的力量,因此,教育者不能千篇一律地、无区别地对待他们,而是要探索适合于不同儿童的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儿童显示出更多样的精神、心灵和智慧的物质财富,并使之更加精致和丰富,从而塑造出举世无双的个性。”对此,阿莫纳什维利在他的书中列举了不少的案例,其中最主要的经验是,教师在充分了解不同儿童年的个性之后,要主动地设计和组织丰富的、可选择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去强化他们合理的愿望,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控制学生意志的哲理、技巧和艺术,引导那些愿望存在偏差的儿童逐步形成道德上理由充足的、受社会称赞的愿望。比如:一个名叫伊利科的孩子常常无所顾忌地在课上玩自己的锡兵游戏,他不但没有强迫制止,反而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然后在班上开展一次关于锡兵游戏的探究展示活动,让这名孩子从此不再“为了玩而玩”,而是“有探究地玩”,并逐步养成了“观察、学习、思考、探究”的学习方式。 他还强调:在组织儿童活动方面,我们要知道“儿童不喜欢既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做什么的那些自由活动。”同时,“我并不认为,孩子们整天漫无目的的蹦蹦跳跳、吵吵闹闹,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相反,如果一个儿童无所事事,整天东游西荡,他也会因此而感到烦闷的。”所以,“我们要不失时机地从现在起就引导儿童去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引人入胜的事情;在从事这些事情的开始阶段就应该使他们得到初战告捷的快乐,不能使他们遭受出师不利的痛苦。” 向儿童学习儿童教育,是阿莫纳什维利成为教育家的基本经验,也是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的工作方式。最后,请我们记住他的一段话,并以此共勉! “只有把自己当做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做是自己的童年的重现,才能使自己完善起来;我们应当全心全意地关怀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网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