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郭建德  暴力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

来源:国际新闻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1-23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过去的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的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或生活中的问题探究的兴趣。

2、教师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学习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四年级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主题的《从烽火台到互联网》第一课时内容。本文通过对古代信息传递的介绍,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从而引发我们的自豪感,自信心及创新意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现在的通信方式有一定的了解,而对过去的通信情况了解不是很多,通过纵向比较,他们对古人如何传递信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培养他们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加深对通信历史的了解。

四、设计思路:

谈话导入(从生活实例谈起)→课本剧表演(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古代人民传递信息不同方式的了解—师生总结,深化主题)→问题延伸(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兴趣中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

2、通过活动开展,创造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创造性地学,从而获得生动活泼地发展。 六、教学目标:

1、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如烽火台传递、驿站传递等。感知通信发展的过程。

2、体会随着人们生活的需求,科技的发展,未来的通信方式将会更加发达。自由想象未来的通信方式,并画出设想的通信工具的样子。

3、通过课前搜集、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以及自由想象的综合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感知通信发展的历程。2、体会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进了通信方式的不断创新。

难点:体会为人类用智慧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而自豪之情。

八、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图片、教师制作相关课件等。

九、课时安排:计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配置了“亲情电话”,每周都安排学生与远在外地的父母通电话,你们中哪些学生和远方的父母打过电话?(生举手)除了打电话你们还用过什么方法与亲人或朋友联系过?生:写信、QQ视频、电子信箱、发短信、传真等。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通信连万家》,知道了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带领我们走上了信息高速路,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实事。那么,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用什么方式来传递信息的呢?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想)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穿越时空,去了解过去人们的通信方式,好不好?(好)齐读课题。

(二)熟读文本,了解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特点

1.讨论合作,引出古代通信方式

观察课本中的第一幅图画:这是一幅描写什么内容的画面?小组讨论、归纳、汇报。

(1)图旁有一段文字介绍了这种通信方式,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旁边的文字。边读边想:这种通信方式有什么特点呢?

(2)师播放课件。课件生动地再现古时烽火传信的画面

小结:是啊!古人们在传递军情的时候,就是这样借助烽火、浓烟和鼓声快速地将信息传递出去的。

2.汇报材料,展示课前准备成果

(1)除了烽火台传信,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曾经看过的电视剧、电影或课前查阅的资料,你还知道有哪些古代通信方式呢?

生汇报,教师归纳:驿站传信、飞鸽传书、马拉松信使、漂流瓶、风筝传信等。

(2)同学们你们能说说这些古代通信方式的具体内容吗?

同学们举手发言,在老师的引导下,其他同学互相补充。

(3)播放课件:再现古时驿站传信、飞鸽传书、马拉松信使、漂流瓶、风筝传信等的画面。

 3.师生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过去人们的通信方式,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生讨论举手。

小结:是啊!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读诗入境,感悟古代通信的不便

1、读陆游《渔家傲》

(1)谁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2)从这首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通过陆游所做的词《渔家傲》,我们能窥一斑而见全豹: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无论是飞鸽传书,还是驿站传信以及其它方式都不够快捷,而且中途可能因出现某些差错,而不能将信息及时传到。古代要想及时得到消息,还真不容易呀!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词,一同去感受陆游对亲人的思念和古代传递信息的不容易。

(四)观察图表:感受通讯的发展

导入语:古代的人们是多么渴望通信方式的不断改进,通信速度的不断提高呀,经过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愿望在不断实现。

1、同学们,请你们认真地观察一下79页的表格,这个表格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这是“将一个信息从伦敦送至纽约……”的表格,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两个城市分别位于哪个国家?它们之间有多远?(伦敦在英国,纽约在美国,它们中间隔着一个浩瀚的大西洋,相距6000多千米。)

3、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小结:随着年代越来越近,通信工具也越来越先进,所需要传递信息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的交流越来越方便。正是因为人们的聪明才智促进了我们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板书: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五)总结:

今天,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了解了过去人们的通信方式,一同感受了通信方式的演变与发展,体会到了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不断地用他们的智慧去改进通信方式,下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飞速发展的现代通信网络,一起畅想未来更快捷、方便的通信世界!

(六)课后拓展:

通过上节课和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当今和过去的不同通信方式。社会将继续发展,未来的通信方式将会更加便捷,你能展开自己的想象为我们描述一种未来的通信方式吗?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把它画下来。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过去人们的通信方式

烽火台传信

飞鸽传书                            

过去人们的通信方式   漂流瓶传信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马拉松信使                         

                     驿站传信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通信方式将不断得到改进。

 

教学反思:

烽火台到信息网络演绎了通信发展的全过程,然而这部分很多内容对于儿童来说一是年代久远,二是离生活实际较远,这在认知理解上就比较有困难,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叫清醒的认识,我对课件与教材进行了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展示一个生动、直观的通信发展过程。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挖掘了文本的内涵,初步建构了科学的历史发展观,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生活与通信技术的密切关系。

整堂课中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大胆想象,深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动静结合,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碰撞,较好地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网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