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暴力  郭建德

宁波银行上海普陀支行拦截电信诈骗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4-29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9日电(徐银)宁波银行上海普陀支行近日依托敏锐的风险预警系统和支行员工高度的责任感,成功拦截一起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挽回1.68万元经济损失,不仅展现了金融机构在反诈工作中的关键作用,更体现了宁波银行以科技赋能安全、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数字金融使命的实践成果,为社会公众敲响了防范新型诈骗的警钟。

宁波银行上海普陀支行拦截电信诈骗

  图:客户赠送锦旗,与宁波银行上海普陀支行行长郑明玮、运营部总经理单春艳、大堂经理刘姝雅合影。

  事中拦截触发预警,层层追问识破骗局

  4月19日,宁波银行上海普陀支行接到投诉:客户吴女士因银行卡被止付,要求立即解除止付进行汇款。柜员小刘核查后发现,该卡触发预警监测系统被暂停交易,且收款账户为全英文陌生人账户,存在重大风险,迅速反馈至运营部总经理处。在认真查看了客户明细后,支行运营部总经理了解到客户有一笔贷款资金转入,初步判断客户被电信诈骗,随即指导柜员小刘启动反诈劝阻流程。面对吴女士“不汇款就投诉”的强烈投诉施压,柜员小刘顶住压力,坚持耐心询问:“收款方是否认识?”“对方是你什么人?”“您是否知道收款人是外国人?”然而,吴女士始终回避问题,仅反复强调“我不能说”。直到小刘点明“收款收款人是外国人”时,吴女士才突然惊醒:“是他们让我这么说的!”经进一步沟通,吴女士坦言此前接到自称“公安”的FaceTime电话,指控其卷入“李燕洗钱案”,接通电话的时候吴女士尚有一丝警惕,但看到对方身着警服就信以为真,被远程操下载办公软件和视频会议软件,并看到自己账户里的确多出16800元(后来才得知是诈骗分子操控其手机时从其他银行申请的贷款),稀里糊涂就按照其要求转入“安全账户”里去了。

  预警系统精准发力,党员尽责守护钱袋

  据了解,此次骗局中,系统检测到吴女士在他行贷款资金异常转入、短时间内要求汇往陌生账户等行为,触发宁波银行系统自动止付,为后续人工干预争取了黄金时间,从而成功阻断了后续1.68万元的汇出。尽管诈骗分子通过话术施压、编造“保密要求”,试图阻断沟通,甚至通过投诉施压迫使柜员放行,但柜员小刘以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坚守风险底线,并通过同类诈骗案例,迅速拆解骗局逻辑。最终,在小刘的坚持劝说下,让其先通过小红书检索同类诈骗案例,彻底认清骗局。4月22日,她专程从外地赶到支行赠送“银盾筑牢防火墙,守护钱袋保平安”锦旗,并随小刘前往派出所报案。

  科技+人工双防线,筑牢金融反诈屏障

  当系统预警触发后,柜员小刘运用行内数字化工具,并结合标准化话术提示客户,以一线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在客户情绪激动时坚守合规底线,通过针对性提问帮助客户理清逻辑,破解诈骗话术的“信息茧房”,充分彰显了一线员工的专业判断和责任感仍是守住客户资金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宁波银行上海普陀支行温馨提示,近两年来冒充“公检法”的FaceTime诈骗案件高发,公众需警惕以下特征:要求下载远程控制软件或“安全防护”APP、 以“涉案”为名诱导贷款并转账至“安全账户”、 威胁“保密”并教唆对抗银行审核等。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社交软件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如遇可疑情况,请立即联系银行或拨打110核实。

  此次事件不仅是宁波银行上海普陀支行履职尽责的缩影,更彰显了银警协作、科技赋能下的反诈新格局。宁波银行近年来持续加大科技金融投入,持续升级风控体系,将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于反诈、账户管理、客户安全教育等领域,是积极响应“五篇大文章”中数字金融服务民生安全的最好诠释。未来,宁波银行上海普陀支行将在充分应用数字化系统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内员工培训,双管齐下守好群众“钱袋子”,为构建平安金融环境贡献金融力量。(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主编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