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17日电(徐银)2025年,平安银行上海分行迎来了立行的第27个年头。1998年4月20日,正值浦东开发热潮席卷黄浦江畔,平安银行在这片热土播下了第一粒金融火种。 浦江潮涌廿七载 深耕沪上谱写华章 二十七载春秋更迭,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以躬耕者的姿态深深扎根申城热土,从初创机构的单点破局,到如今63家网点串联城市动脉,2200名金融将士共筑金融服务网络,7万公司客户、415万零售客户从外滩遍布至临港新片区。这组跳动的数字不仅丈量着机构发展的历程,更镌刻着平安银行与上海这座城市同频成长的轨迹。 强根铸魂,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发展的"根",也是立业的"魂"。成立二十七年来,分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经营实践,通过思想铸魂、组织强基、党业融合、活动创新"四维驱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2025年,通过深化"党建+"模式,打造"平安心向党"党建品牌,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五个中心建设注入红色动能。 把稳思想之舵,筑牢发展根基。分行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以学铸魂、以学正风、以学促干。2024年,分行党委开展"第一议题"理论学习40余次,21个党支部累计开展450余次"三会一课",以思想引领凝聚发展共识。 筑牢组织之基,锻造先锋力量。分行全面落实"党建入章",严格规范党委决策程序,强化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2024年,分行党委在综合化改革新架构上,以21个基层党支部、21个基层工会小组为根据地,将党的建设和工会服务触角延伸到各基层单位,以党组织的关怀凝聚起分行发展的合力。 凝聚文化之魂,激活红色引擎。分行党委持续通过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与社区、企业、政府等共建,形成了"党建引领、金融赋能、服务社会"的特色发展路径。同时,上海分行注重培养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金融队伍,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提供了坚实保障。 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实体经济,奋力谱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始终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厚植科创特色、淬炼惠企成色、坚守为民本色、擦亮生态底色、绘就数字亮色,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更智慧、更专业、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回答好"五篇大文章"的时代答卷,助力绘就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打造科技金融战略高地。面对深化科创金融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积极拓展科技金融领域布局,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凭借其高技术含量与强创新能力,已然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对于初创期的企业而言,借到第一笔款并非易事。上海某科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研发投入大与资金压力重的两难困境,传统的融资渠道往往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科创金融团队深入研究其行业信息,为其制定了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经过近4年的发展,该企业如今已成为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科创企业。 近年来,监管多次提出做好"首贷户"金融服务,分行践行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要求,围绕新赛道、新产业、新领域民营企业,分层分类,与客户精准对接、掌握需求,与"伙伴客户"深化全方位合作,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此外,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围绕集成电路、先进制造业等不同行业的需求与痛点,与多个科技园区合作,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有针对性地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2024年,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共为44家科技企业客户提供56亿元贷款支持,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构建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小微企业事关民生,是金融机构的重要服务支持对象。一直以来,平安银行上海分行致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努力通过产品优化、流程简化等举措,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期望与企业相伴成长。2024年,分行普惠金融团队打造"4+1"产品体系,推出"科创贷、担保贷、信用贷、抵押贷"四个标准产品和一个综合服务方案"场景贷",全方位覆盖中小、小微和科创客群。截至2024年末,上海分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300亿元,贷款户数超13000户。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