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珠海发展的根基,产业园区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珠海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等重大机遇。作为珠海未来实体经济主要增长点的产业园区,如何抢抓机遇,补短板、增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2018年,市政协以此为切入点开展重点调研。调研报告指出,珠海的园区仍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严重滞后等问题,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加快完善园区综合配套,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助力新时代珠海“二次创业”。 本报记者 宋一诺 现状 完善园区综合配套尤为迫切 市政协把“完善园区综合配套?推动珠海二次创业”作为2018年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之一。从2018年5月开始,由经济委牵头,课题组先后召开了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园区、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走访高新区、高栏港区,赴合肥、成都等地考察学习,并召开圆桌协商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指出,经过多年发展,珠海各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面临产业布局碎片化、产城融合程度低、基础设施配套严重滞后、综合竞争力有待加强等问题。改善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完善园区综合配套。 支招 适度超前谋划建设基础设施 破解园区“孤岛”效应 健全的基础设施是推动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调研报告建议,产城融合是园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应以促进园区功能定位的实现和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为目的,适度超前谋划符合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首先应全面摸排和梳理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列出问题清单,对标高水平产业园区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将各园区的综合配套情况纳入相关考核指标。其次,按照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由政府负责统筹规划与建设,产业链与基本生活配套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加快补齐短板,破解园区“孤岛”效应。 提高供给模式市场化水平 为园区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调研报告建议,建立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投资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引入第三方以市场化模式运作,政府在一定时限内给予贴息扶持。基金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同时,建立《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之外,社会资本均可以依法参与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活力和资金优势,实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优化。此外,还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园区的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和运营等交由专门的社会企业,鼓励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参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打通园区出行“最后一公里” 公共基础设施完备是企业入驻园区首要考虑的因素。调研报告建议,首先,尽快打通各园区内部、园区之间以及园区与市区之间的路网,明确断头路、临时路的责任主体,限期完成基本的道路设施建设。其次,由珠海公共交通运输集团对各园区的公共交通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整改,重点解决园区内部通勤和与外部公交站点的接驳问题。针对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还可打破公共交通特许经营模式,允许社会资本出资开展或者参与园区内部的智能公交、微公交的运营,彻底打通园区出行“最后一公里”。 同时,成立或委托专业的环保服务公司对园区垃圾、污水、废气等进行专业化管理和服务,并将园区企业自行投资建设的环保设施纳入园区统一管理。组织各园区开展地下管线的排查,完善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接驳和维护。提升园区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建设,增加人文设施,优化园区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加快完善综合配套 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 园区的发展需要依托人才,宜居宜业的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调研报告建议,一是允许有一定规模的高科技企业在工业用地上进行适当的人才公寓、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或改建。二是通过新建、回购、改建等方式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将“人才”的认定标准和权利交给企业。三是加大对公办教育资源的投入,对园区企业员工子女的入学需求进行提前规划和统筹安排。四是加快园区行政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文体活动场馆、物流服务中心、商贸休闲中心等设施建设。五是引进审计、法律、咨询、检验检测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日常经营提供便利,让园区变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活力乐园。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