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海武调任成都,董小姐有一个颇见深意的分析版本 ??最近,王海武去接替莫军担任万科成都的区首之职,朋友圈又是一片沸腾。 ??董小姐注意到一件事:王海武是78年生人,刘肖为79年。(75后区首意味着什么,了解董小姐过往万科文字的人自然明白,此处按下不表)。 ??一个简单的人事变动背后有何深意?当然是有的。 ??在万科内部,目前北京区域和成都区域是利润最低的两个区域,业绩考评压力最大。董小姐打听到,换人之举部分源自两大区域需要换脑,难怪今年以来刘肖、王海武上位区首。 ??先看下区域里包含哪些城市。万科北京区域包括北京、长春、大连、济南、天津、沈阳、唐山等共11个城市,成都区域包括成都、贵阳、昆明、武汉等共8个城市。(官网数据) ??董小姐打听到,在万科内部,单个城市的利润贡献排名中,现在深圳、上海、杭州、北京、佛山趋于前列。 ??和广深、上海区域不同,北京和成都区域里的城市,大多是对房地产发展依赖度较高的城市,土地供应无节制的城市较多。供应太大,导致传统住宅业务的利润一直上不去。 ??王海武来自东莞,而东莞在万科内部人心中,是如今响应集团创新号召最为积极、动作最快的城市,堪称创新中的明星。 ??今年以来,万科相继给利润贡献较低的两个区域引入75后区首,至于能否翻身打开局面,创新能力是两地的王炸。 ??在成都区域,成都公司是集团钦点的试点创新公司,在北京区域,则是北京和沈阳公司。 ??成都公司会如何玩?莫军的家装业务现在是万科创新的“大树业务”,预计也是成都区域未来的主打牌。北京区域的创新自不必提,今年以来动作不断,一向低调的刘肖也爱上了头条。 ??创新成为政绩考评利器,那么,在传统业务上依然排名领先的广深和上海区域,自然不敢落后。 ??广深两地对创新号召十分买账,其“八爪鱼”新业务,辐射之广,动作之快,令人印象深刻。董小姐常听内部人叹,广深区首张纪文是个敢想敢干,不走寻常路之人。不过,他是67年生人。 ??上海区首张海出生于1970年,一向老成持重。在上海区域,上海和杭州公司是创新试点公司。以上海为例,除了继续夯实传统业务,上海城市总孙嘉现主抓办公、产业、养老、教育、家装等新业务,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各地蜂起创新,动员令由大梅沙总部发出。转型有何大语境? ??郁亮对内的态度是, ??上层有创新期待,则牵涉下层事业前景,有部分区域总与城市总如芒在背。谁都想种出一课大树,但并不是每一棵树苗都是好苗子,就算是好苗子,还需要大把时间待它长大——董小姐想说的是,创新不容易,除了要牺牲时间、耐心、人力、精力、财力,更重要的是,你还需要在传统业绩考核和加大创新业务中做出平衡。 ??若想真正打开创新局面,万科各地老大都必须具备一个特质,即敢于放权,想得开,关键得顶得住传统业绩考核的压力。 ??但现在的万科,从考核标准看,其传统和创新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相悖关系。这也是尽管万科各地都在争相创新,但成果并不显著的原因。 ??此话怎讲? ??简单来说,这些地方创新业务,都有一个美好的前景,但几乎都未带来实质的可观进账。当然,这话可是万科自己人对董小姐说的。 ??比如,养老目前还不赚钱,物流还没有大规模铺开,教育刚刚着手做,家装不好操作,商业本就不是万科的强项。 ??其实并非万科人都对创新感冒,甚至说,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很不感冒。此前调动积极性的“小草计划”,到如今内部响应者其实寥寥。 ??董小姐认为,万科的创新诉求还未有真正匹配的制度设计。放到考核标准上,其中的重要一环是,在万科,奖金制度的设计,打击了不少人的创新积极性。 ?据董小姐了解,万科奖金制度涉及财务一系列的权重指标,而这个权重指标里有好几项都是围绕城市公司当年的周转率、库存、以及拿地后到开发期间的资源占压。 ??比如一个分公司拿地花30亿,假设15亿是集团投的,在没有还清集团的15亿之前,分公司便拿不到奖金。这导致过去各地分公司显得有点儿急功近利,什么好卖做什么。对于万科来说,必须快速开发,才能还集团的钱,毕竟因为你的拖延,集团也要还逐渐增加的利息和融资成本。只要你有融资占压,这个因素算到奖金里,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 ??现在万科要转型,倡导创新,但这种奖金制度并没有改变。创新与遵守原有制度之间,往往是矛盾的。你很难奢望一个遵守制度的人同时又勇于创新,创新者总是不安分,他们是不守成规的人。 ??但是,如果万科集团取消考核上关于融资占压与奖金挂钩的事,集团财务也会捉襟见肘,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的万科,在内部许多人眼中,要变革,又不能停摆,允许创新,又不想失控。 ??在董小姐看来,创新业务本就出成果慢,它牵涉到业绩考核、薪酬激励,资源匹配,试错成本等等,如果不打破原有制度,没有编制和奖金支持,谁能持续性投入创新?要知道, ??有了这些思考,董小姐就此问一位万科人,“你们说要创新,但创新业务总是很慢才能见效,业绩贡献也暂时很小,万科在业绩考核上和薪酬激励上,是否也该做一些变化去匹配?” ??这位人士沉默了下,然后说,也许今年下半年薪酬制度会有所调整。其亦承认,过去三年的转型,靠的是人的觉悟,靠销售业务养着那些非销售业务,其实是在内部消化,这种方式不可持续,而且某种程度上也不公平。 ??“销售业务的万科人会觉得自己的奖金少了一块,做经营性业务的人也不服气,认为自己的工作同样有价值,只是时间问题,何必要别人来养?制度的确需要改变。” ??在现有制度仍旧没变的环境下,万科正在找有助于创新的第二条路。也就是内部创业,理想状态是把创新业务变成内部的一个独立业务单元,跟甲方签合同,自负盈亏,解决没有物质激励的问题。万科做新业务公司的大额控股方。但这不是“小草计划”,“小草”强调的是让很多人脱离万科体系,“小草”引发了一些万科人的顾虑,且也未必能真正脱离。 ??不过,内部创业得强调市场化运作,不仅能接万科的活,还要能接别人的,要有自己养活自己的实力,不能靠简单的内部转价和内部转移支付。 ??这是一个理想状态,现实里仍旧是难啃的骨头。 ??现在,万科各地都在刷新不同的创新业务,有真枪实弹,也有花架子,接下来哪一个具体业务会成为追逐目标? ??“万科下半年实质性的全面推开选装业务,各地几乎都会有实质性的动作。在这方面我们肯定要走到行业前列。” ??内部的说法是,装修房现在也只是半成品了,以后不仅要含软装,而且要根据客户的家装结构、个人喜好、个性化需求等,提供选装。好比奥迪的舒适版、豪华版、精英版。 ??具体会如何,自然还没有成效。但董小姐毫不怀疑万科这帮“房地产界最聪明的人”聚在一起,会释放的能量。 ??万科需要战略规划和实现落地能力的人,去平衡各方利益,既保持好传统业务的优势,又能掀起创新的浪潮,带领大船转向。 ??这可以解释,为何近来如此多的75后职业经理人在万科闪闪升起。王海武不过其中之一。 ??那么,在现有的制度僵局下,万科的创新要怎么出头?一个万科人是这么看的: ??“我只能说我们尽力的去抓住每一个城市的机会点,然后我们试图去平台化,去轻资产化,我们试图去瘦身,做能力上的联盟。钱现在大家都不缺,万科现在有400多亿的现金,但我们缺的是增长的想象力。为什么京东亏损了但市值还可以那么高?而我们在盈利,市值却还那么低?因为比起京东,我们目前欠缺资本的想象力。”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