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暴力    郭建德

习近平: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9-10

  【光明论坛·温故】

  习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用“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诗句,赞美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不屈的先烈们,充分表达出对那些在民族危难之际,勇于献身的先烈们的景仰与怀念之情。

  这两句诗出自屈原的《九歌·国殇》,大意是说,那些为国献身的将士们,不仅具有勇于冲锋陷阵的气概,更具誓死不屈的精神。诗篇语句铿锵,极具感染力。《九歌》是祭祀神灵的乐章,《国殇》也是祭歌,所不同的是,它是献给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殇,夭折为殇,但在《国殇》篇里,“殇”,是指那些为国而血染沙场的人们,包含哀悼、怀念之意。所以,《国殇》是一首礼赞那些为国牺牲者的慷慨悲歌。战国时期,征战频繁,有很多人为了国家利益血洒疆场。对这些人,国家要祭奠他们,要为他们安魂,要礼赞他们的精神。这是屈原《国殇》的大背景。

  《国殇》在写法上很特别,诗篇首先渲染的是敌人的强悍凶猛,像“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践踏)余行,左骖(边马)殪(死亡)兮右刃伤”等句子,描绘的是敌人的来势凶猛和战事的惨烈。然而,诗人这样写,不是要表现敌方的强大和不可战胜,恰恰相反,诗篇这样写,是在作必要的铺垫,以此更加有力地突显将士们面对强敌时奋勇争先的大无畏精神。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凶猛强敌,我方将士“霾(埋)两轮兮絷(捆绑)四马,援玉枹(鼓槌)兮击鸣鼓”,为防止车马后退,将士们毅然把车的两轮埋在地下,把战马的四蹄捆绑起来,然后敲起雄浑的战鼓,与敌人展开生死搏击。如此,在诗人笔下,我方将士是那样的神武、雄壮,又是那样伟大、庄严。由此,诗篇到达了情感的高潮:“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生,他们是不屈服、不可战胜的战士;死,他们也是鬼魂中精神坚毅的英雄。舍生忘死的精神,穿越生死,散射出动人的光辉。因为这四句,诗篇悲壮而不悲哀,伤悼而饱含激昂,是一首格调深沉雄浑的英雄主义的赞歌。

  一支曲,一首诗,有时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国殇》就是这样一首可以激发英雄主义情怀的篇章。诗人不去表现胜利,而是突出将士在强敌面前“出不入兮往不反(返)”的毅然决然,其实是在表达必胜的信念。古语说,“哀兵必胜”,《老子》中也有“以丧礼处军征”之说,其实都表达的是这样的一种真实:人莫不畏死,但是在直面强敌带给自己的不可回避的死亡时,人可以变得坚强勇毅,可以变得义无反顾,他要为生存而战,为生命的尊严而战。在古典文学中,就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传统,《国殇》就是其中代表之作。同时,诗篇虽然表现残酷的战场,却不是好战的宣言,因为它歌颂的是不屈服的精神,激发的是捍卫生存的意志。坚毅勇敢,不畏牺牲,爱好和平而又不惧强敌,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国殇》诗篇、诗句,正表达的是这样的内涵,是我们这个民族历经血火洗礼而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

  今天,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当年那些为国家民族牺牲的先烈,他们不就是这样一些为民族生存而战,为生命的尊严而战的英雄吗?缅怀这些先烈,用《国殇》的诗句赞美他们的英雄精神,是非常恰当的,也足以激发当代人对生命的尊严之感。

  (李山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网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