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傅凝 当《七省处分59名“不作为”官员》的消息被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并且放在显要位置上处理时,政知局小编觉得,这下子国务院动真格的了。 作出这个判断有什么依据?看看这些官员是怎么被“处分”的?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行政记过处分、撤职降级、双开、移送司法处理、判刑…… 总而言之,一句话,凡是官员最怕的处理方式,这次都给办了。值得一提的是,这还不仅仅是各省自己洒扫门庭,关键在于“经监察部审核”。 监察部,那是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工作手臂。 中南海北院的节奏 政知局小编接触的一些人,提起国务院的时候,习惯称之为“北院”。 实际上说的是他们在中南海办公的位置。本届政府执政以来,许多人都能感觉到“北院的节奏”。这才是小编想说的重点。 拿两次国务院大督查来说。去年5月30日,在例行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决定开展新一届政府的第一次全面督查。 不到一个月,6月25日至7月5日,8个国务院督查组对中央27个部门单位和16个省(区、市)进行实地督查。 而按照国务院安排,7月10日前,各督查组将督查报告上交国务院;7月20日前,国务院听取各督查组汇报。至此,整轮督查前后不到两个月。 今年开展的第二轮督查一样节奏更快。5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拍板再次督查,6月1日起,国务院11个督查组即开赴35个国务院部门和单位、18个省(区、市)。 而第二次大督查的最后一天,18个省份中已有12个省份接到督查组的反馈。 全国大督查的规格 政知局小编所说的规格,与场面、礼仪无关,这个规格背后其实意味着力度和着眼点。 先说着眼点。第一次督查时国务院下发通知,明确提出督查内容19项,督查时间段为2013年下半年到发文的时候为止。这段时间恰值新一届政府新的改革举措陆续出台。而督查的原因,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一句话就点明:“国务院不发空头文件,所有措施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首先落实到位的是督查团队的组建。两次督查,每个督查组均由正部级官员担任组长,并包含了来自不同部委的司局级官员。尤其是第二次督查,5位国务院副秘书长、6位国家部委担任一把手,若加上11位副部级官员副组长,部级官员占五分之一,超出去年规模。 以往一些工作组,经常只是由部委派代表担任组长,而此次国务院竟然派出5位副秘书长参加督查。可见重视程度非同一般。毕竟,这些被称为“大秘”的副秘书长们,都是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助手。他们深知国务院高层的意图,同时督查发现的蛛丝马迹,也能毫无阻碍地直送高层案头。 督查的两种因果 政知局小编发现,7省因为大督查被处分的官员,并不仅仅是“不作为”,更多人是乱作为。 了解时政的局友都很清楚,现在问责查处有一条“界线”:十八大。从反腐来说,严查十八大以来不收手的;而从国务院督查来说,严查本届政府部署的重大事项,确保政令畅通。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因为这些官员对中央严令充耳不闻,到头来自食其果。不执行简政放权还违规收费的甘肃省庆阳市人大财经工委原主任、规划局原局长罗俊峰不仅受党纪处分,还撤职并降为副县级。不按规定启动保障房建设,淮南市副市长成祖德等17人受到处分,还有两人移送司法…… 在这些人被查处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因果。 其实国务院早已有言在先,一经发现就要严处。去年国务院下发通知明确,督查要做到“不尽责就问责”,对政策措施落实不力的,实施责任追究,严肃问责,依法依规进行诫勉约谈、通报批评甚至给予行政处分。 今年5月13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一方面要求督查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督查不要怕得罪人!督查组下去要担负这个责任,该办就办,奖罚分明!”;另一方面要求对顶风违纪的官员“该处理的要处理,确实不作为的,国务院通报批评,责令他向国务院做检查!” 回头看看,政知局小编发现,其实总理那时候说的都算是“客气话”了。 只有问责吗?其实更多是褒奖 国务院绝不只是挥舞棒子,他们讲究的还是赏罚分明。 在国务院大督查之后有关地区公布第一批问责处理结果之前,7月20日,国办还专门发出通报,对全国第二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通报中表扬了天津市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等20项地方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以及发展改革委加强宏观政策统筹协调等16项部门工作典型经验做法。 政知局小编查看了20个被表扬的省份,发现有官员被问责查处的吉林、安徽、福建、四川、甘肃、青海6个省份,一样在被表扬的行列。只不过,查处时具体落实到个人,表扬的则是集体。而有官员被查处的辽宁,并没有在表扬的通报中出现。 一赏一罚,足见高层良苦用心。 国办在通报最后这么说,“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做法,创造性开展工作,进一步推动重大稳增长工程尽快实施、重大改革政策尽快落地、重大民生举措尽快见效,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这才是一切的关键。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