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暴力    郭建德

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做好新闻舆论监督

来源:国际新闻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报告将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并列,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令媒体的作用日益增大,足见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的重要性。   县级广播电视台是我国最基层的广播电视媒体,同样也担负着舆论监督的重任。要做好舆论监督光靠电视台的力量有些单薄,因此,需聚合资源以增强监督效力。      1 借党政之力    新闻舆论监督应当得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实践证明,凡是舆论监督推进比较顺利的,必然有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支持和帮助。有力的支持不仅帮助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对社会组织或个人的不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而且还能把舆论监督列入议事日程,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抓严抓紧,落到实处。    2 借媒体之力    主要是新闻舆论单位的相互支持,舆论监督要形成合力。实践证明,对一些重大的典型舆论监督事例,对一些严重干扰破坏舆论监督的重大案例,新闻传媒相互联手协同作战,对扩大舆论监督影响,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保障舆论监督的顺利推进很有好处。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不少。如2002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砂河镇发生一起金矿爆炸事件,有关责任人将37具遇难矿工遗体掩埋、毁尸灭迹,并破坏了爆炸现场,试图掩盖真相。《中国青年报》、《华商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分别接到群众举报,立即派出记者前往采访,各媒体紧密联手,在荒野中找到了矿方焚烧、掩埋矿工尸体的罪恶铁证,从而揭开了这起矿难的真相。相关新闻报道引起相关领导高度重视,指示联合调查组赶赴事故现场,妥善处理善后事宜,事故责任人全部落网。中央和地方多家新闻单位联手合作,成功地实现了一次强大的舆论监督合力。    3 如何做好舆论监督    媒体做好舆论监督应把舆论监督的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把担当社会责任与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结合起来。因此,在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不能触碰“高压线”:舆论监督一定要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和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涉及民族、宗教、人权等敏感复杂问题的、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等等,这类报道需要慎重。有些看似分散的个体,一旦涉及其普遍的利益诉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冲击党政机关,扰乱办公秩序。为了迫使政府和有关部门解决其问题,一些群众采取在政府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办公场所前聚集、静坐。少数人情绪激烈,甚至强行冲击政府机关,打伤政府工作人员,砸坏办公用具和交通工具,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二是堵塞铁路、公路等交通要地,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三是极易引发暴力,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在发泄不满时,常常难以控制其情绪,往往形成大规模的械斗,或与政府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发生冲突,从而造成较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3.2 精选题材,以一当十:舆论监督不是搞得越多越好,多了给人以问题成堆的感觉,容易让受众产生对当地形势的错觉,起不到帮忙不添乱、鼓劲不泄气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选中一个好题材,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实施,让百姓的情绪得以宣泄,让百姓关注的问题得到解决。      3.3 循序渐进,创造良好舆论环境:搞舆论监督不能刮风,不能盲动,也不能不动。舆论监督的政治环境要依靠媒体和编辑记者共同努力来营造和争取。成功的舆论监督应该做到上合党心下合民意。这样的监督更容易让党政领导消除认识上的误区,更易让他们尝到运用舆论监督来推动工作的甜头。时间一长,电视台开展舆论监督的政治环境就会愈加宽松。   3.4 编发内参与公开监督并重:内参也应视为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一种方式,它在本质上也是对民众舆论的一种表达,只不过影响的对象和范围不是民众而是决策层。对一些敏感问题,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不妨以编发内参为主要手段,这既担当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又避免了给当地产生麻烦。比如,在2003-2005年的两年多里,我县的矿产资源开发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笔者和其他的几个记者跟随州电视台的记者在金顶镇进行采访,深入一线了解民意,撑握第一手的资料,写成书面的内参资料,提供给相关领导,为我县的矿产资源整合顺利推进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合理的决策奠定了基础。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网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