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郭建德  暴力  

舆情观察:“舆论反转剧”频现慎用拇指话语权

来源:国际新闻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4-26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2015年的这个5月,仅仅过去十多天,“反转新闻”比往年演绎得格外频密、火爆。5月1日以来,云南导游辱骂游客、成都女司机被打、上海小学生为老师撑伞等事件连续搅动着网络舆论场,网络舆论随着事件一波三折的发展一次次发生反转。

  多起“舆论反转剧”搅动舆论场

  5月1日,一段“云南女导游嫌购物少骂游客”网络视频点燃网民怒火,女导游陈某成为众矢之的。可随着一系列真相的披露:该旅行团是低价团,每位游客行前仅缴了1元团费,合同上签的就是“旅游购物团”等约定的公布,公众慢慢发现:光把矛头对准陈某或有失偏颇。

  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舆论关注度趋势(单位:条)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几乎同时,互联网舆论场更火爆的是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可谓舆情汹汹。事件最初,只有男司机打人视频流出,公众接收到的信息是“女司机卢某仅仅因为不小心别了一下车,就遭人暴打”。于是,出于对女司机“弱势”的怜悯,舆论一边倒地谴责男司机张某。但5月4日晚,张某行车记录仪视频流出,视频显示卢某曾多次突然变道,威胁到了张某的行车安全。舆论转而指责女司机“活该”。5月11日,女司机发布“致歉信”后,事件才逐步趋冷。

  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舆论关注度趋势(单位:条)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若说以上两起事件,多少还有显著的“人为成分”,而接下来发生在上海的这件事则来得有点“莫名其妙”。5月4日,一组小学生为老师撑伞的照片出现在微博。多张图片显示,在一群小学生外出游玩活动中,一名女教师自己扇扇子,但一名男生却始终为其撑伞。不少网民将之形容为“最霸气老师”,并批评女教师行为恶劣,缺乏师德师风,还有网民指责学生“溜须拍马”。近日, “学生打伞事件”更多细节被披露出来:老师只有三年教龄,平时和学生关系较亲密;孩子主动撑伞,自己没有拒绝;孩子并非班干部……不少网友开始后悔,并祈愿“但愿没有伤害孩子”。

  上海小学生为老师打伞事件舆论关注度趋势(单位:条)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面对一条新爆出的新闻,许多网民开始都习惯性地把“声讨”矛头指向某一方,可当新闻事实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倾向也立刻随“剧情”的逆转而转向。这三起舆情风波如果只是按照“黑导游欺客”“弱势女司机遭遇恶男暴打”“女教师无德”的单线化舆情演绎,那舆论导向结果恐怕也会是止于对相关人士的狠批。事件真相的全程呈现后,网络言论前后矛盾的快速呈现,着实让许多人眼花缭乱,也让人惊异,难道“见风使舵”是当下网络舆论场应有的常态? 

  “舆论反转剧”带来的三个“思辨”

  一条微博评论,140字的上限,足够表达出我们的价值判断;一条朋友圈分享,也足够我们任性地倾泻出自己的好恶喜怒。一夜180度转弯的“舆情反转”,绝非是最近网络喧嚣酿出的偶然,“舆论反转”现象更是暴露了一系列固有问题。  

  思辨一:有图\视频就等于真相吗?

  有句口头禅:无图无真相。相比较而言,有图有视频显然比纯文字描述更能直接、客观地呈现事件现场。但现实是,新媒体时代下碎片化传播的图文\视频,常常遭遇片面呈现的窘境。

  在“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舆情初期,微视频只是呈现了最后的暴力过程,之前女司机个人的危险行为完全被“忽略”,尽管部分网友质疑事情未必那么简单,但大部分网民显然被这一小段视频给误导了,很自然地对男司机恶语相向。而“最霸气女老师事件”中,网友晒出的数张“打伞”照片 “无不力证着当事师生的溜须拍马和坦然承受”。但随着后续调查的深入,更多的事实和细节浮出水面,当初凭借“有图有真相”占领了舆论高地的网友,随后跌入尴尬的境地!而这也令人不得不反思:仅凭那些照片\视频就冒然对相关人口诛笔伐,是网民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表现吗?

  舆情参考案例:“手术室自拍事件”

  2014年年底,“医生手术室自拍”迅速引起热议,不少网友指责涉事医生“把他人生命当玩笑,以后还怎么相信你们能严谨对待病人”。当晚,西安市卫生局迅速公布了处理结果:事发西安凤城医院,分管副院长等3人被免职。不过,涉事医生郑晓菊随后发声:当天没吃没喝做了7个小时的手术,终于为患者保住了左腿,心情很激动,也为告别这个手术室(手术室即将搬迁),所以拍照留念。闻此,不少网友开始为医生喊冤。在新浪“你怎么看待医生手术完成后自拍行为”调查中,60%的网友选择了“可以理解”。

  微博、微信为主导的自媒体时代,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催生助长了网络浮躁情绪,面对一张图片、一条微博、一段视频、一个身份,相当一部分网民往往提前预设现场,对孰对孰错匆下结论。

  思辨二:“定网神针”为何失了定力?

  梳理这些“反转”案例,可看到原本可作为网络时代下舆论场“定网神针”的部分传统媒体,屡屡冒进,推波助澜。特别是在对信息传播要求更严苛的新媒体时代,一些媒体及其新媒体运营人员为“抢新闻”“赚转发”,不加鉴别地用未经证实的社交媒体消息,在报道中竭尽煽情而缺失客观。 

  5月3日下午,成都某报官方微博以《太吓人,娇子立交发生暴力打人事件》为题,率先披露女司机卢某被打一事,网友纷纷转评。随后,有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了对被打女司机卢某的采访报道。尽管报道及时地采访到当事人的声音,但打人司机的声音此时选择性地“被忽视”,客观上单方面放大了女司机卢某的“一面之词”。倘若张某的话语以及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能及早地挖掘传播,相信舆论场的反转也会来得更早。

  而在2014年的“手术室自拍事件”中,某电视台某栏目官方微博未经核实,第一时间便转发来自网友的消息,并配文字定性“本是严肃认真的手术,患者还躺在手术台上,医护人员们却摆起POSE自拍”。在事件来龙去脉还未完全清晰的情况下,就用带有鲜明价值判断的方式报道新闻,与新闻专业规范相去甚远。

  不难发现,近年来媒体制造的“反转剧情”事件越来越多。“老外街头扶大妈遭讹1800元”,最终被证明是外籍男子无证驾驶并交通肇事;“儿童医院保温箱烤死新生儿”,最终证明女婴其实死于感染;湘潭妇幼保健院产妇死亡事件等,一些媒体过早传播碎片化消息以及过早“站队”,对舆论场的偏激情绪火上加油的负功效。一旦报道被证实与事实不符,往往就会产生“舆情反转”,让公众无所适从的同时,也消费着媒体的公信力。

  思辨三:我们的行为逻辑“合理”“合法”吗?

  在“给领导打伞”的“特权新闻”频见报端的语境下,一见“打伞”字眼,估计更多人首先会把老师“被打伞”与官员“被打伞”相提并论,很自然地想到学生是“被欺负了”。说到底,这是一种惯性思维定势。

  类似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某医院发生患者殴打护士事件,多数网民会自发站在患者一边;可一旦说患者是个公务员,舆情便可能立马反过来去同情护士了。此外,像搀扶老人被讹这样的事情,也常出现“舆论反转”现象,开始网民往往是以一个受害者的角色被带入,直到真相被完整披露出来,才被迫放下道德大棒。在网络社会中,公众的情绪很容易被变换的标签牵着鼻子走。

  5月6日,成都女司机卢某的身份证、以往违章记录,甚至宾馆住房记录等个人信息被网民“人肉搜索”后,在网上公开“晾晒”。云南女导游、上海女老师也都遭遇不同程度的“人肉搜索”,这给相关人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打人者被拍手点赞 “怎么不打死她”;帮老师打伞的孩子被辱骂为“谄媚拍马”……对此,有媒体甚至发出“警惕'羞辱文化'在互联网上狂欢”的呼声。

  近年,热点事件引起舆论关注的同时,部分网民对个人信息无边界侵害,甚至为了一时情绪发泄随意谩骂、“人肉”骚扰,给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当事人面对镜头泣不成声,其家人表示抗议,要诉诸法律,却引来网友更多批评。究竟是什么让“网络暴力”愈演愈烈?公共信息与公民隐私侵犯之间到底有多远的隔离带?或许正如媒体反思所质问的:网语如刀,假如下一个受害者是你我,该怎么办? 

  舆情点评

  1.公众素养:发言其实可以不那么急切

  古人云:事不亲眼目睹,不能妄断其有无。一起事件,在它刚被曝光时往往可能只是一部分真相,并不能完整呈现整个事情的原貌,对网民而言,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这一点十分重要。在如今的网络信息海洋里,我们应该明辨是非,少一些人云亦云,学会冷静分析,搜一搜新闻消息的来源是否权威,理一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逻辑是否清晰完整,尤其是双方当事人的说法是不是都具备。练就一双能穿透“信息雾霾”慧眼的同时,不妨给事实的全呈现更多时间与耐心。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在事实未厘清前,预设立场的思维不可取。不妨秉持一颗公正之心,摘下有色眼镜,当一回理性的看官,万不可站在道德的高地发动各种疯狂的人身攻击,不自觉地沦为网络的施暴者和盲从者。“一码归一码”本是文明网络社会的基本准则。

  2.媒体操守:败也媒体、成也媒体 

  新闻框架理论认为,媒体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以特定的视角和手段,有选择地将“现实”重新建构。有评论表示说,媒体就像一个大导演,第一天公布一段视频或图片,于是民意向左;接着,媒体马上跟进,采访当事人,披露更多细节,于是民意反转向右。在网络时代,主流媒体一方面要适应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革命的现实,积极融入网络,构建多元化的主流舆论传播平台;另一方面需要从“新闻反转的阵痛中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迎合自媒体的传播属性。尤其在新媒体信息“把关”上,进一步提高信息审核力度,同时提高编辑记者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活力和张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很多新闻刚发生时,真相并不会“一揽子”全部呈现,需要媒体及时跟进,以专业精神抽丝剥茧,厘清线索链条,不断挖掘与平衡多元化声音,揭示真相,提高公信力。这才是媒体在推动事件真相中所应起的正向作用。 

  3.信息对冲:透明公开仍是舆论场最好清醒剂 

  大众话语权的回归使舆论场呈现“众声喧哗”“众说纷纭”的状态,各种夹杂着情绪和利益诉求的言论在网络上泛滥,加上网络推手与网络水军的兴风作浪,各种虚假信息、网络谣言在移动网络舆论场溢散,也催使热点事件的舆情反转几率上升。互联网离不开信息权威,公众的过度紧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知晓权的缺失,陷入到碎片化的信息洪流的不确定中。信息公开是最好的定心丸,要想保证移动舆论场的良性发展,营造一个洁净的网络舆论环境,在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的同时,更有必要对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公开作进一步的释放,以真相公开推动网络“最大公约数”,以互动交流拆除网民的“心理隔膜”,真正实现舆论场的“同频共振”。

  诚然,什么事情都得两面看。“舆论反转”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真相最终还是会全部呈现,社会舆论也能根据事实及时“纠偏”,侧面佐证网络舆论场依旧有自我净化的能力。

  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理性、文明的网络社会,这不仅仅是媒体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理性地使用“拇指话语权”,减少“神反转”出现的几率,是所有人都该努力的。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助理卢永春、舆情分析师魏耀奔)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网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