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 帮助中心

国际新闻网

欢迎访问: 国际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朱桂华  廖松杰寒  郭建德  暴力  

“黄岩岛”网络舆论彰显舆论“畸变”

来源:国际新闻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1-22

??  
??舆论畸变一般指“谣言”,但是“黄岩岛”网络舆论所彰显舆论“畸变”不是谣言,而是舆论主体内部言论的欠理性化,即情绪化占据主流观点市场。
??
??纵观黄岩岛事件发生几个月以来的网络舆论,无论是微博还是论坛,亦或是QQ等大众传播工具里面,百分九十以上的言论都是说黄岩岛是中国的,菲律宾应该挨打,中国政府过于软弱,是中国人就应该转发跟帖之类,很少有人客观理性的分析这一事件的背后利益纠葛。
??
??低水准民意泛滥
??
??潜舆论主导着“黄岩岛事件”的网络舆论方向,或者说是国内目前的大多数舆论主体都还停留在情绪化的浅层次阶段。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无可厚非,捍卫领土完整更是每个中国人的天职,但是爱国主义不能狭隘,民族主义更不能狭隘,捍卫领土完整更要权衡每一次举措的利害得失。
??
??从军事实力上看,南海纠纷里的越南、菲律宾、印尼这些国家,和中国基本不在一个档次。菲海军中数量最多的是巡逻艇,各种类型巡逻艇总共才38艘,菲律宾海军迄今没有一艘配备导弹的舰艇,这在东南亚来说实在少见,因为文莱都装备了携带法国“飞鱼”导弹的攻击快艇。菲律宾海军现在更是一艘潜艇也没有,预计要2020年才会有第一艘。从实力对比来看,菲律宾不堪一击。表面看中国是可以一举拿下菲律宾,收回黄岩岛,可事实是要真这么容易,台湾问题就不会迟迟得不到解决。
??
??即便真的如网民所愿,一气之下对菲律宾发动猛攻一举收回我们心爱的黄岩岛,环太平洋的中国其他邻国怎么想,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怎么解决,中国刚刚稳定发展起来的经济社会是否会丝毫不受影响?事实上,大多言论只是在泄一时之愤,尤其有些好事之徒,当然不排除那些真正爱国爱民族的群体。
??
??这种潜舆论如果在一个事件发生的初级阶段尚可理解,但是一个拥有上亿民众的舆论主体一直处于这种潜舆论阶段,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的后果更是可怕的。
??
??显舆论中的自我表现成分过重
??
??从黄岩岛事件中可以看出,很多人事实上并没有关注该事件的发展进程,但由于偶尔看见谋篇报道,某个相关帖子,便会随大众发表自己“源自内心的呼声”。在论坛中不难发现谋篇帖子说是中国人就跟帖,于是后面就真跟了无数条,但是整个帖子并有实质性内容,没有楼主的自己的观点,有的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那个“中国人”。一说开打大家都一致同意,因为某个人一旦反对或是沉默就会显得自己不合群,为了表现出自己是和大家站在一个舞台的上,很多人也就群起发言,甚至呼爹骂娘。
??这部分言论考虑的只是从多次在南海的冲突和摩擦来看,中国的确没有展现出与军事实力相等同的强硬,除了中国将首要任务放在内政、经济发展,实施和平外交政策,极力避免陷入地缘冲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南海,从实力和影响力来看,真正的权威仍然是美国。甚至是两个重要原因一个都没有考虑,纯粹是为了表现自我的个性,证明自己来过这个网站关注过黄岩岛事件,关心过国家大事。
??
??言论恶搞扰乱正常舆论秩序
??
??艺高人胆大,很多言论发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网上制作漫画、视频、精彩段子对中国政府的,决策和中菲关系进行调侃。本来一家之言不必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在当今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舆论传播渠道异常多元化,这些精彩的段子很容易获得大众的青睐,于是大家纷纷跟帖、转载。到后来纯粹是为了娱乐,而偏离的本来的舆论主题,更可怕的是大家为了娱乐就不在顾及真实信息,而在传播中扭曲以及故意扭曲,如此一来正常的舆论秩序被堂而皇之的打破,舆论一步步走向畸变。
??
??舆论观点失衡,沉默的螺旋大肆滋养
??
??当一个广大群体集体失去理智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便不是团结而危险信号的发出。黄岩岛事件关系国是大非问题,况且目前国内舆论主体又基本一边倒,这“倒”既在情理之中又在国情需要范围之内,所以政府置之不理,即便当某些方面对政府决策产生了部分敦促作用。所谓群策群力最关键的是要容纳不同的意见,在特殊的时候更有必要进行人为制衡。
??
??就从目前所能看见的言论来看,政府缺乏合理引导。大量有价值的言论被久而久之的潜舆论淹没,甚至是有些想要真正表达自己观点的人也被沉默的螺旋多吞并。且不说此次舆论的力量到底对政府的决策和中非关系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就舆论本身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兆头。因为舆论长期存在,今天议论黄岩岛,明天就可以议论高物价,后天就可以民主改制等等。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必将是大家长期议论的话题,很多言论会对中国将来的进步起到推进作用,如果一直是一边倒的情况,真正有建设性的意见就会凤毛菱角,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发展。
??
??舆论作为一种隐形力量,甚至是显性力量(当舆论发展到行为舆论时),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发展的民意,更象征着一个国家发展的真正意义。所以政府和广大民众都应该自觉让舆论秩序正常化,不仅表现在舆论的畅通无阻上,更表现在舆论的质量上,要尽一切力量避免舆论的畸变走向。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网

邮箱:tomrs@qq.com
联系电话:00852-97962611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轩尼诗道269-273号光华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