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就已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毒跑道”事件,至今仍没有平息,且逐步扩展为全国性的话题。在过去的一周里,随着教育部针对该现象的表态,相关舆情再次引发了一波新的高潮。 南方日报记者梳理“毒跑道”舆情发展过程发现,相关舆情发酵历经大半个月,热度仍未出现明显消退,已经形成典型的负面舆情长尾。 究其根源,“毒跑道”舆情的密集爆发,在于此前相关监管的大范围缺失有关。尤其在塑胶跑道国家标准方面,空气检测标准存在空白。此外,对于校园用品采购流程的规范管理,也成为舆论广泛诟病的焦点。 “毒跑道”舆情“多点开花” 回溯“毒跑道”舆情,最早出现于10月中旬,温州、上海等地相继曝出校园塑胶跑道刺鼻气味导致学生身体不适的事件。随后,事件扩展到了广东。 10月23日,奥一网网友发表帖子《深圳这家小学多名学生咳嗽流鼻血,操场也是刚铺完塑胶》,成为了“深圳毒跑道”事件舆论开端。随后,此事经主流媒体持续追踪和网络大量转载,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关注。 南方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从10月23日到11月13日,半个多月间深圳相继被曝光(含媒体曝光及官方主动发布)的涉“毒跑道”学校有12家之多,也因此成为了全国“毒跑道”话题的舆论中心之一。此外,广东省内除了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地也相继发生了相关舆情。 纵观“毒跑道”舆情的传播发展,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再到内地部分城市,呈现出了显著的区域传递特点。而正是这种传递性,导致新增个案不断涌现,形成源源不断的话题热点,从而推动相关舆情热度持续居高,反复波动而迟迟进入不了衰减期。 事实上,“毒跑道”并非新鲜事物。从事校园体育用品销售工作的李就(化名)接受那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塑胶跑道质量问题在业内并不陌生,“毒跑道”也绝非今年才出现。 “毒跑道”舆情所遭遇的“降温难”,实质上是过往被忽略的现象在遭遇单一事件触发之后,出现了大量同类舆情的连锁“井喷”。 官方主动发布引导效果明显 南方日报记者结合南方舆情监测数据和百度搜索数据发现,“毒跑道”舆情自爆发以来出现过三个较明显的波峰,分别是11月3日、11月6日和11月13日。而每一次舆情的高峰都伴随着相关调查结果的重要进展: 11月2日深圳某涉事小学跑道经检测甲苯、二甲苯平均超出国家标准20倍,“毒跑道”之说获得确认;11月5日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对涉嫌生产“毒跑道”的厂家进行调查,查获一批“三无”产品,单一事件的“毒跑道”源头遭到查封;11月12日,深圳纪检部门介入“毒跑道”调查,同日教育部发声回应全国性“毒跑道”事件,指出学校体育塑胶跑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由此可见,在整个“毒跑道”舆情的发展过程中,官方依靠及时作为、公开发声,较成功地掌握了舆论的主动引导权。相关职能部门对于“毒跑道”现象采取了公开透明的调查确认、主动发布姿态,而没有拖延遮掩,这样的应对值得称道。 相应的,舆论关注的焦点也在官方发布的引导下呈现理性,集中在了“毒跑道”的溯源、追问之上,对单纯的谩骂、指责等极端情绪表达起到了明显的稀释作用。 跑道国标环保缺失遭诟病 随着事件调查的逐步推进,舆论对于“毒跑道”的关注焦点也呈现出了层层抽丝剥茧递进深入的特点。 在舆情发生初期,舆论普遍将矛头指向校方,认为学校在采购方面未严格把控质量关。随后,焦点又转向了生产“毒跑道”的厂家。事实上,当多个个案相继发生,反映出这已经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系统问题。 李就认为,毒跑道事件的发生,存在多方面的制度原因: 首先是国家标准缺失。“我国目前的塑胶跑道国标,主要侧重的是竞技体育方面的质量标准,对于环保事实上是很不完善的。”李就介绍,尤其在空气标准方面,可以说是空白。在这一方面,塑胶跑道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师建华11月13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其次是招标采购过程中低价竞标导向所带来的问题。“作为厂商,也想提供好的产品,但是在标准不严的情况下,单方面坚持高标准就意味着失去价格优势,结果只能是中不了标。”李就称。此外,采购方的验收环节,本应是最后一道关卡,很多时候却成了走过场,“比如跑道异味这种问题,稍微认真点验收都可以发现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采购方的质量把控意识不强”。 12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回应“毒跑道”问题时也表示,学校体育塑胶跑道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原因可能是包括无良逐利、责任不清、监管不力、标准缺失等诸多问题。比如生产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降低质量标准;招标部门采用低价竞标的制度导向;工程过程监理存有形式主义;生产企业存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质检采用送检方式,不是现场取样检测;甚至还可能有工程腐败问题等。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