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近网络舆情”高校讲座一:认识网络舆情,释放正能量 10月28日晚,“走近网络舆情”系列高校讲座在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启动首场巡讲。来自全校各个院系专业的众多莘莘学子共聚一堂,认真聆听了主题为“认识网络舆情,释放正能量”的知识讲座。讲座主题围绕网络舆情内涵,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和网络正能量传递等热门话题展开。期间,同学们还与主讲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享受了一场网络科普的知识盛宴。 网络舆情的内涵不能脱离“网络”和“意见表达” 本期主讲嘉宾为国内知名舆情专家谷文杰老师。讲座甫一开始,他就对现场同学们的网络舆情知识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舆情对绝大多数同学而言还是一个新鲜而又陌生的词汇,知者寥寥。同时,同学们针对网络舆情的内涵,其与传统舆论的关联以及舆情研究的意义等内容提出了很多问题。对此,谷文杰便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一一作了回答。对于网络舆情的内涵,谷文杰介绍说,其应该包含两个核心因素:一是意见性表达,舆情的信息务必具备意见性,而纯粹的商业信息和单一数据则不属于舆情范畴。二是网络,意见性表达的载体必须是网络平台。同时他强调,网络舆情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镜像折射”,研究网络舆情能够为现实情况的分析提供参照和印证价值,社会对网络舆情关注的黏度会越来越强。 提升舆情素养,抵制网络副作用,释放正能量 网络信息的庞杂性也容易产生副作用和负能量。大学生群体年轻热血,网络亲和性很强,较其他社会群体而言更易受到网络“副作用”的影响。因此,作为肩负国家和社会发展重任的年轻群体,更应该积极学习网络舆情知识,增强对网络上错误思想的辨别能力,认识复杂的国情,抵制网络副作用,传递正能量。关于网络副作用,谷文杰列举了“思维钝化”和“网络焦虑”这两个例子,现场同学纷纷大呼“中枪”。对于“思维钝化”的问题,他解释说,网络高效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同时也导致人们思考时间和频度的下降,逐渐养成“习惯性接受”的思维方式,缺少了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精神,容易被不实信息误导,助长谣言的传播。而“网络焦虑”则是现场同学反响最为热烈的现象。现场一位男同学甚至表示,他长期都处于深深的焦虑之中。谷文杰引用美国皮尤社交报告的相关数据告诫现场同学,社交媒体会使青少年将自己的生活同网上其他人的生活进行消极的比较,很多人看了朋友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后,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比较糟糕,加重焦虑感。 高校加强舆情专业的建设应是必然趋势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壮大,网络舆论早已进入众声喧哗,错综复杂的时代,对社会的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站在时代变奏的漩涡面前,高校的学术建设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新变革和新选择。一方面是网络舆情热度的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对此领域还处于懵懂状态,缺少了解舆情的渠道。例如,现场一名女同学在交流时表示,她所学专业与舆情没有关系,今天也是第一次听到网络舆情的概念,因此她很关心未来高校的专业建设能否在网络舆情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对此,谷文杰表示:“当前,社会各界对网络舆情的关注和需求越来越大,但是舆情人才尚存在很大缺口。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不同层面开展了舆情研究和教学活动,这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我对这个趋势持乐观态度。” 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迈进“在线教育”时代 通过本次交流,现场的同学们完成了一次关于网络舆情认知的启蒙之旅,对舆情行业有了初步了解。甚至很多同学都对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谷文杰表示,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的诞生对社会发展具备多重的积极意义。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最直接的价值就是拓展了就业渠道和职业发展空间。本次讲座的合办单位北京文华在线的负责人李蜀丰在讲座结束后向现场同学们透露,当前由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和北京文华在线三方联合打造的“初级网络舆情分析师”在线职业培训项目即将上线,这标志着我国舆情人才的培养开始迈进“在线教育”时代,是舆情行业的又一个里程碑。他尤其强调,在线教育具备价格低廉,学习方便的优势,弥补了高校在舆情专业建设方面的缺口,特别适合学生群体。 本次活动恰逢传媒学子喜爱的“读书节”即将开幕,讲座结束后,谷文杰和李蜀丰两位老师通过抽奖的方式向与会学生赠送了节日礼物--《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供同学们阅读学习。该书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编写,是国内首部研究网络舆情的专业书籍。“走近网络舆情”系列高校讲座由北京人民在线、北京文华在线和相关高校联袂打造,旨在邀请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专家,通过学术巡讲的方式,向高校学生普及网络舆情知识,提升学生群体网络素养和思想水平。据悉,中国传媒大学是讲座的首站,后续讲座近期将在国内诸多高校相继展开。
谷文杰老师授课中
传播学12级的同学非常认真,把所有问题都写在纸上,一条条的提问。
会后,热情的同学们仍然兴致勃勃的和谷文杰老师交流心得。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