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自拍”事件:舆论何以坐上“过山车” |T 时间:2014年12月25日 已有人浏览
本报评论员 张松 舆论之所以不同于往常的走势,形成“过山车”般一波三折,皆是因涉事的医生、政府、媒体、民众四个舆论场参杂混乱所致。 岁末将至,如果要选年度舆论最佳样本,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医生手术台玩自拍”事件。因为它前后舆论转变之诡异,以及制造此种诡异转变的深层次因素,正广泛存在于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议题当中。所以如果对此事的剖析反思得当,或许能为相似矛盾的激化,找到有效的规避方法。 涉事医院相关责任人向媒体表示,受“自拍”新闻的影响,近些天她有些心力交瘁。但在同行为照片辩驳、7小时连续手术、手术室搬迁等种种因素呈现之后,舆论已经急速转向,现在很多人都对医生表示理解与支持,甚至为他们受到严惩鸣不平。 当事件始末得以清晰展现,医生们也得到民意谅解,似乎“自拍”风波可以画上句号了。但在我看来,以之前的过度评判与现在的恣意同情,作为我们分析这次舆论风波的起点和终点,恐怕此类闹剧不会终结,势必还将以其他形式粉墨登场。 舆论之所以不同于往常的走势,形成“过山车”般一波三折,皆是因涉事的医生、政府、媒体、民众四个舆论场参杂混乱所致。由于涉事各方的非专业行为,在每一次信息更新之后,信息鸿沟并未得到缝合,有时反倒裂痕加剧,导致舆论崎岖波折,甚至反向逆转。 其实无论是同行的辩解,还是连续手术、搬迁的各类人情因素,或许都不能为医生在手术台上自拍,并发布到朋友圈做“无罪辩护”。就算是患者本人认可医生的手术苦劳与医术高超,但医生的这种有损职业精神的行为,依旧逃不脱舆论风波始作俑者的认定。 “自拍”的医生虽说有错,但医德批判舆论之所以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媒体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首发媒体为了抓读者眼球,不对照片进行采访核实,就贸然发布相关新闻、评论。显然这种做法,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是极不负责任和危险的。 于是,当不专业的新闻遇上只会读标题、迷信“有图有真相”的网友,在医患关系紧张背景的渲染下,讨伐医生的情绪也就必然呈燎原之势。或许我们不必苛求媒体得刻意去缝合分裂的医患关系,但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至少需要以客观的视角,呈现事实原貌。 面对鼎沸的舆论,西安市卫生局积极响应民意,第一时间调查了事件缘由,并对相关人员“从快且审慎地进行了处理”。但可惜的是,官方似乎“从快”有余,“审慎”不足。或者说,官方审慎的出发点是急于平息舆论,而不是据事实轻重予以最公正的裁决。而正是由于官方严惩,客观上也为舆论同情医生给予了声援。但我对这种看似平和的景象还是有些不安,因为时下的过分同情在逻辑上,恰恰是过度指责的翻版。 我的担忧或许正是官方想要达到的效果,先用严惩涉事者安抚民意,然后再在事后做调整。这种做法虽能一时解决问题,却不能形成有益的裁定判例,更不有助于官民舆论互动的畅通。比如官员“带病复出”,虽暂时平息事端,日后却可能产生更大的信任裂痕。 一个谎言背后需要有更多的谎言来圆。那么,当医生、媒体、民众、政府这一链条上的所有人的不专业行为,统统纠葛到某个事件时,试想,矛盾怎么可能不被激化。回看那些我们曾恍然大悟的往事,错误与愤怒无不是穿透专业主义的缝隙,导致社会信任进一步裂痕。
免责声明:重庆时报网竭力提供准确而可靠的资讯,惟不保证绝对无误,资讯如有错漏而令你蒙受损失(不论是否与侵权行为、订立契约或其他方面有关),本公司概不负责。同时,重庆时报网所提供之投资分析技巧与建议,只可作为参考之用,并不构成要约、招揽、邀请、诱使、任何不论种类或形式之申述或订立任何建议及推荐,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如因相关建议招致损失,概与重庆时报网、编辑及记者无关。同时重庆时报网所发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重庆时报网立场。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